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讲筵四世诗钞

讲筵四世诗钞

十卷。清张曾虔(生卒年不详)辑。张曾虔为安徽省桐城人,张英之孙,若需之子,曾任安徽凤阳宿州训导。此集为其家诗集,第一卷,收入张英之诗一百三十四首。张英(?-1708),字敦复,号圃翁,康熙丁未(166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大傅兼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管翰林院学士主事。第二卷,收入张廷瓒之诗一百零六首。张廷瓒,字卣臣,号隋斋,张英之子,康熙己未(1679)进士,授翰院侍学、侍读学士,日讲起居注官、詹事府少詹事等。第三卷,收入张廷玉之诗一百二十三首。张廷玉,字衡臣,号砚斋,亦张英之子,康熙庚辰(1700)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历代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管翰林院主院学士。第四卷,收张廷璐之诗五十九首。张廷璐,字宝臣,号药斋,亦张英之子,康熙乙未(1715)举人、戊戌(1718)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武英殿总裁官、福建、浙江、江西乡试正考官、江苏学政、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第五卷,收张廷瑑之诗二十五首。张廷瑑,字桓臣,号思斋,张英之子,雍正癸卯(172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代詹事府詹事、江苏学政、翰林院侍读学士兼礼部侍郎、工部右侍郎兼起居注官。第六卷,收张若谭之诗六首。张若谭,字紫兰,号奂床,张廷路子,乾隆丙辰(1736)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后告养回籍。第七卷,收张若需之诗六十八首。张若需,字曙彤,号中畯,张廷璐之子,乾隆丁巳(173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任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诗讲、教习庶吉士。第八卷,收张若霭之诗六十首。张若霭,字景采,号晴岚,张廷玉子,雍正癸丑(173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日讲起居注,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丙寅(1746)随驾西巡病归,卒于京。第九卷,收张若澄之诗八十首。张若澄,字镜壑,号潇碧,张玉廷子,工书画,乾隆乙丑(1745)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日讲起居官,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第十卷,收张若敞之诗,张若敞,字恺似,号橿庭,乾隆辛未(1751)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历任翰林院侍读,日讲起居注官,詹事府少詹事,曾屡试正大光明殿,成绩优等,备受褒奖,又任顺天乡试正考官,咸安宫总裁。此《诗钞》共辑张氏家属四世十人之诗。张氏十人皆曾任翰林院侍讲、侍读,故集中之诗多为与清代皇帝诗文应对,及赐宴、赐物等感恩之作。虽典雅、堂皇,却台阁之气甚浓,价值不大。本诗钞有清乾隆间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快心编

    初集五卷十回、二集五卷十回、三集六卷十二回。题“天花才子编辑”、“四桥居士评点”,作者约为清代康熙、乾隆年间人,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也有人认为他就是天花藏主人(详见《平山冷燕》),但证据不足。书分三集

  • 半农春秋说

    十二卷。清惠士奇(详见《半农易说》)撰。惠士奇之父惠周惕,擅长说经,力追汉儒之学。惠士奇承其家学,青出于蓝,尤精于三礼。此书以礼为纲,以《春秋》之事为目,分类排比,并节取三传附之于下,亦闻以《史记》诸

  • 神僧传

    ①九卷。明成祖朱棣(1360-1424)编著。朱棣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洪武三年(1370)封为燕王。他“智勇善用兵”,在多次率军征讨蒙古的戎马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军事斗争经验。史载他智

  • 周易象考

    一卷。清茹敦和撰。茹氏易凡十一种,除《周易变卦考》未见外,余皆刊行。《周易二闾记》及《周易小义》二书曾经李慈铭重订,余皆原本。此《周易象考》,略依汉儒互体旁通之变、飞伏之法比辑彖爻辞例,证明说卦及荀虞

  • 朱子年谱

    六卷。清朱世润编。朱世润为朱熹第十八世孙,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生卒年不详。朱熹年谱历来编纂甚多,清代又有洪去芜本、王懋竑本问世。本谱意在铺张,对旧谱不详加考订,故沿袭许多旧谱之误。且虽以《年谱》为名,而

  • 八阵合变图说

    一卷。明龙正撰。龙正生卒年不详。《四库提要》云:正,武都人。正德中,莱阳蓝章巡抚四川,驻兵汉中。遣人至鱼复江图八阵垒石。正时在章幕中,遂推演为《图说》,刊于蜀中。此书首述八阵号令,并附八阵图。次述八阵

  • 重修嘉鱼县志

    ①八卷,续增一卷。清张其维撰。张其维,字德隅,山西蒲县人,举人,官嘉鱼知县。康熙十年(1671)县令李元震修嘉鱼县志,以前诸志,皆较略于李志。张其维莅任六年,奉修邑志之令,搜罗旧志,延李懋泗等人依据李

  • 格致余论

    一卷。元朱震亨(1281-1358)撰。朱震亨字彦修,金华(今属浙江)人。世居丹溪,故后人尊称为丹溪翁。朱氏因母病学医,初拜许文懿为师,继从师于罗知悌。得刘守真之传,自幼好学,三十岁时攻读《素问》。为

  • 大明宣宗皇帝御制集

    四十四卷。明朱瞻基(1398-1435)撰。朱瞻基为仁宗长子,在位十年。死后谥孝章皇帝,庙号宣宗。宣宗于1426年即位,建元宣德。宣宗天资聪慧,善诗文,长歌短行,下笔即就。著有《大明宣宗皇帝御制集》。

  • 沈文肃公政书

    八卷。清沈葆桢(1820-1879)撰。沈葆桢,字幼丹,侯官(今福建闽侯)人。道光进士。历任九江知府、文信知府、江西巡抚,后接替左宗棠任福建船政大臣、主办福州船政局。光绪元年(1875)任两江总督兼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