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论语包氏注

论语包氏注

一卷。东汉包咸(生卒年未详)撰。咸字子长,会稽曲阿(今浙江绍兴)人,少为诸生,受业长安。师承博士右师细君,学习《鲁诗》、《论语》。官至大鸿胪。咸所作章句,用张禹说。然其书隋、唐《经籍志》都不著录。幸为何晏《集解》所引,尚存十之二三。但唐人诸书,多所称引,到宋朱子《章句》,也时有征引。是书为龙璋从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中辑录而成。因而此书可证汉学家之师承,并可以证何晏《集解》之误。是书杜绝诸家之轇轕,有功于典籍。有《十三经汉注》本,《小学搜佚丛书》本(下编补)。

猜你喜欢

  • 十三经集字摹本

    四卷。清万青铨(生卒年不详)撰。青铨字蓬山,江西德化(今九江市)人,以学官终老。此书名曰“摹本”,但不同于一般供学生习字的仿影,所集者系经书之字,并详及音释篆韵。卷前有道光庚戌三十年林则徐序,赞之曰“

  • 安骥集

    三卷。不著撰人。《宋史·艺文志》著录为李石撰。《陕西经籍志》认为李石为唐代人,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亦认为李石为唐代人。书前有伪齐刘豫时刊书序,由序中可知,旧有此书,伪齐刊刻。卷数不等,传世有五卷、两

  • 来斋金石考

    三卷清林侗撰。林侗(1627-1714),字同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喜好搜集金石,曾游长安,于淳化山中得汉甘泉宫瓦;又携带拓工,在唐昭陵等陪葬地,拓得唐李靓等人的碑刻十六块。本书所著录,都系其所自

  • 周易口义

    十二卷。倪天隐撰。又名《易传》、《易解》、《口义》。是北宋倪天隐述其师胡瑗之说。天隐事迹生平及生卒年均不详。胡瑗字翼之,泰州如皋人,官至太常博士。此书以《易》之“变易”为出发点,重点阐述人生吉、凶、消

  • 六一诗话

    一卷。宋欧阳修(1007-1072)撰。作者生平见《毛诗本义》条。本书另有《六一居士诗话》、《欧公诗话》、《欧阳永叔诗话》等别称。是作者退居汝阴时,熙宁四年(1071)致仕以后所作,可为晚年最后之笔。

  • 论语新目

    二卷。清裴希纯撰。希纯字敬斋,河南偃师(今河南偃师)人。乾隆二十年(1762)恩贡生。希纯能文章,诗尤纵横诙谲,谣佚野谚,无不收罗。著有《易笺》十卷、《别一洞诗话》一卷、《周易溪提二礼会元》若干卷,都

  • 古今文字通释

    十四卷。清吕世宜(生卒年不详)撰。世宜字西村,福建同安人。举人。卷首有咸丰三年(1853)吕氏自序及其门人陈棨仁、林维源两序。是编取《说文》九千字中有重文者、或体者、经典异文者、篆隶省变者、假借者、通

  • 四书浅说

    十二卷。明陈琛(?-1545)撰。陈琛字思献,号紫峰,福建晋江(今福建晋江)人。明经学家,著有《易经通典》、《四书浅说》等。陈琛讲学务平易切实,不为穷高极远之论。其说四书也同此旨,语求浅显而理甚醇正。

  • 盾鼻随闻录

    八卷。清汪堃撰。汪堃,江苏省苏州人,生卒年月及事迹未详。该书原名《辛壬癸甲录》,署名樗园退叟。包括《粤寇纪略》、《楚冠纪略》、《两江纪略》、《豫寇纪略》、《摭言纪略》、《异闻纪略》、《各省守城纪略》等

  • 成山庐稿

    八卷。清唐炯(1829-1909)撰。唐炯,字鄂生,晚号成山老人,成山(今贵州遵义)人。举人出身。咸丰六年署四川南溪知县。曾镇压反清义军,进攻太平军。光绪九年官云南巡抚。中法战争时逃脱,被革职逮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