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卷。《外集》一卷。元陈基(1314-1370)撰。基字敬初。临海(今属浙江)人。至正中,以荐授经筵检讨。曾为人起草谏章,几乎获罪。张士诚据平江(今属江苏),引为学士。书檄多出其手。明初受太祖召预
四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欢录》)撰。所谓分甘,乃士祯取王羲之与谢万书中之语。此书成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罢去刑部尚书居家之时。时士祯已逾古稀之年,借笔墨书籍消遣渡日,随笔记录,琐事为多,并无考证之
三十卷。元汪克宽(详见《礼经补逸》)撰。此书模仿孔颖达《左传正义》,专为胡安国《春秋传》作疏。其《自序》称此书“详注诸国纪年谥号,可究事实之悉;备列经文同异,可求圣笔之真;益以诸家之说,而裨胡氏之阙疑
一卷。清程瑶田撰。程氏生平见“果蠃转语记”。是书专释虫名,包括三篇文章,详述其形状、特性,探究命名所以然之意;并折衷前人之说,辨正讹误;兼及追溯今世方俗语之所本。所释颇多目验。论者谓是书辨螟蛉、果蠃非
四卷。清方彦珍撰。方彦珍,生卒年不详,字静云,号岫君,江苏仪征人,甘泉程立慕之妻。清代词人。著有《有诚堂诗词》四卷,《正始集》中收有她的《缄吟稿》一卷作品。此书有道光四年(1824)刊本。
一卷。周尹佚(生卒年不详)撰。佚又作逸,周太史,故又称史佚。《通志·氏族略》云:“少昊之子封于尹域,因以为氏,子孙世为周卿士,食采于尹,故或谓尹佚。即少昊之裔也。”班固认为佚是成康之臣,贾逵认为是周文
二十卷。明袁袠(1502-1547)撰。袁袠生平详见《世纬》。是集又称《袁永之集》,凡二十卷。其中,诗文各十卷。初为其嗣子袁尊尼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所刊。万历十二年(1584)衡王府重刊本,改题
四卷。清张楚钟撰。张楚钟字石瓠,江西泰和(今同)人。是书为楚钟所著《务宝胜窝汇稿》之一。凡例言有所见闻,或有所会悟,随得随记,名曰理话。其书于训诂外别创一体,阐发名理,精粹处似格言。又每举算术方式为喻
二卷。元周德清撰。周德清(1277-1365年)字日湛,号挺斋,瑞州高安(今江西高安县)人。《高安县志》云:“周德清,号挺斋。暇堂人。工乐府,精通音律。所著有《中原音韵》行世。虞伯生序之曰:随时体制,
十三卷。宋刘安世撰。刘安世(1048-1125),北宋大名(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人。字器之,世称元城先生。熙宁进士。历任左谏议大夫、宝文阁侍制。刘安世为人忠孝正直,弹击权贵,尽言不讳且语辞激切,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