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论语李氏集注

论语李氏集注

二卷。晋李充撰。清马国翰辑为二卷。充字弘度,江夏郢(今湖北安陆)人。晋目录学家、文学家。曾任大著作郎,因典籍混乱,加以整理,撰《四部书目》(即《晋元帝书目》)著录图书三千余卷。在荀勖分类的基础上分经、史、子、诗赋四部,中国图书目录以经、史、子、集分部开始于此。另著有《尚书注》、《翰林论》等。《隋书·经籍志》载《论语》十卷晋李充注。梁有《论语释》一卷李充撰。现已佚。《释文》叙录,新旧唐志并载李充《论语注》十卷。马辑以《乡党》以前为一卷,《先进》以后为一卷。集注之名来自释文。充痛恨虚浮之士,曾著《学箴篇》,反复辨明老子的绝仁弃义,与儒家所倡仁义,相因相成。充注释《论语》,多用老子之言。该书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猜你喜欢

  • 大旭山房集

    一卷。明邓渼撰。邓渼字远游,自号箫曲山人,建昌(今江西黎川)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官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因忤魏忠贤,谪戍贵州。崇祯初,放还卒。著有《大旭山房集》。是集皆散体

  • 周易参同契注

    见《周易参同契考异》。

  • 碧鸡漫志

    一卷。宋王灼(约1162前后在世)撰。王灼,字晦,号颐堂,又号小溪。遂宁(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此书详细叙述了曲调之源流。全书共分三十五条,前七条为总论,叙述自古初到唐、宋声歌递变之由;次二十八条

  • 说学斋稿

    不分卷。明危素(1303-1372)撰。危素为明初诗文作家。字太仆,一字云林。金溪(今属江西)人。少通五经,元至正中官至礼部尚书、参知政事、翰林学士承旨。元亡,徙南京。洪武二年(1369)授翰林侍讲学

  • 南雍诫勖浅言

    一卷。明傅新德(生卒年不详)撰。傅新德字元明,又字商盘,定襄(今属山西)人。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赠礼部右侍郎。此书是任国子监司业署祭酒时训导诸生之文。凡诫言八条,为《淫荡》、

  • 秦宥横事略

    一卷。作者不详。该书记秦树声生平事实。树声字宥横,河南固始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至云南按察使、广东提学使。为官云南时,正与英国有边界纠纷,代滇督杨良草奏言不可许者六,必可争者九,为英人所畏

  • 画谱

    六卷。不著撰人姓名。书中唐六如(唐伯虎)画谱一卷,五言唐诗画谱一卷,六言唐诗画谱一卷,七言唐诗画谱一卷。木本花谱一卷,扇谱一卷。每卷开头各有小序。按书题六卷,查书内容为七卷,不知何故。此书《四库全书总

  • 雅安县志

    六卷,清胡荣湛修,余良选纂。胡荣湛,富顺人,曾知雅安县事。余良选,邑人。雅安古青衣、羌国。秦置严道县,宋齐梁侨置汉嘉县,魏周曰始阳县。隋复称严道县。唐宋元因之。明省严道县为雅州。清雍正间,升为雅州府,

  • 三合类编

    四卷。无撰者姓名。满洲名(满文略),蒙古名(满文略)。此书无印行年代处所,书之前后亦无序跋。全书选择《三合清文鉴》、《四体合璧文鉴》两部书中满蒙的常用要语,编辑而成的一种简本。分为四卷。部居目次,全部

  • 杜律注评

    二卷。明陈与郊(1546-1612)撰。陈与郊字广野,号隅阳,别署玉阴仙史,亦署高漫卿。生平详见《檀弓辑注》辞目。是编对无张性《杜律演义》略施评点。每首皆有旁批,注文亦时有涂乙。大致皆刘辰翁之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