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词评

词评

一卷。明王世贞(1526-1590)撰。王世贞字元美,号凤州、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累官至刑部尚书。著作甚丰,有《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续稿》二百零七卷、《弇山堂别集》一百卷、《嘉靖以来首辅传》八卷、《读书后》八卷。王世贞是后七子首领之一。其诗文观实际上前后有所变化。其前期思想主要表现在《艺苑卮言》中,虽然他也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但其学问淹博,持论也不似李攀龙那样偏激,而时有卓见。王世贞能词、能文,对戏曲也有所研究。其曲论见于《艺苑卮言》的附录,后人摘出单刻行世,题曰《曲藻》。一说《鸣凤记》是王世贞所作,戏曲及时地表现重大政治事件,是从《鸣凤记》开始的,在中国文学史上颇有意义。《词评》是从其《艺苑卮言》中辑出的,共二十九节。王世贞论词奉婉约为正宗,对晚唐五代的温庭筠、李煜,宋代的晏殊、柳永、周邦彦、秦观、李清照等人,赞不绝口。他认为“《花间》以小语致巧”,“《草堂》以丽字取妍”,字句精美,情感缠绵,“婉娈而近情”,“柔靡而近俗”,这才是词不同于诗的特点。但是,他又反对刻意雕琢的倾向,说《花间》“犹伤促碎,至南唐李王父子而妙矣。”所论殊不切实,不知促碎正《花间》之本色,不可以此非之。南唐中主和雅,开宋初之令曲,后主诚为博大。然开拓词界,自在《花间》范围之外,各有境势不可强同。世贞所云,不但不知《花间》,并且不知李氏父子之词。谓唐人词有集曰《兰畹》,不知《兰畹》乃宋人所撰,非唐人;乃总集,非别集。还有一些子虚乌有之类,世贞亦未能深考。但其评论明朝词称:“刘诚意伯温,秾纤有致,去宋尚隔一尘。杨状元用修,好入六朝丽事,似近而远,夏愍公谨,最好雄爽,比之辛稼轩,觉少精思。”则较为允当。王世贞提倡以淡语、恒语、浅语写情绘景,使词具有天然之美。《词评》的最后几则,评述元、明人的词,又大段引录了涵虚子(朱权)评元代散曲作家之语。有《小石山房丛书》本、《天都阁藏书》本。

猜你喜欢

  • 尚论篇

    八卷。清喻昌(1585-1664)撰。此书又名《尚论张仲景伤寒论》、《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喻昌字嘉言,别号西昌老人。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喻氏中年读书,以治举子业,崇祯年间,以贡生被选

  • 周易姚氏注

    一卷。辑佚书,吴姚信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姚信字德璠,吴兴人,官至吴太常卿(《七录》云字元直),其事不见于《三国志》。此书据《经典释文·叙录》为十卷,《七录》作十二卷。《隋书·经籍

  • 古韵论

    三卷。清胡秉虔撰。胡氏生平,见“说文管见”。是书分三卷,无目录,亦无次第,盖为胡氏读韵书之札记,非论著也。大旨在述评郑庠、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严可均诸家之说,就《诗经》用韵及《说文》谐

  • 通纪直解

    十六卷。明张嘉和撰。嘉和履历不详。此书叙述从明洪武到天启年间,都是按年编写,是为正编。从十五卷以下是续编,主要是记述崇祯朝的大臣事迹。书前为本纪,名臣之传附后,其中有关时事、大臣奏疏,如杨涟诸公二十四

  • 洞庭缘

    清陆继辂(1772-1834)撰。陆继辂,号祁生,江苏阳湖(今武进)人。清代戏曲作家。依靠有官职的亲戚、朋友作幕友为生。著有《洞庭缘》传奇剧本。写洞庭君出宫去征战蚩尤,洞庭君之王妃,因觉宫中寂寞,遂变

  • 寄畅园法帖

    六卷。清秦震钩辑。秦震均曾选摹《三希堂法帖》己著录。此帖于嘉庆四年(1799)勒成。此取其始祖宋代诗人秦观书及名人墨迹。从宋至清乾隆间书人之作。宋代有四家,为秦少游、吴云壑、范石湖、王逸老,后三家书皆

  • 千金宝要

    六卷。宋郭思(生卒年不详)撰。郭思,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北宋宣和中曾官徽猷阁直学士,通奉大夫。此书系作者采录孙思邈《千金方》之精要辑成,于宣和六年(1124),撰成并刻石以存。全书共十七篇,载方九百

  • 松垣集

    十一卷。宋幸元龙(约1208年前后在世)撰。幸元龙,字震父,高安(今江西庐陵)人。生卒年不详。庆元中进士,官至郢州通判。著有《松桓集》。此集为幸元龙诗文集。共十一卷。书中收疏四篇,书四篇,记事六篇、序

  • 拊掌录

    一卷。元宋元怀撰。宋元怀,自号冁然子,生平籍贯生卒年均不详。《拊掌录》所记,皆一时可笑之事。前有自序,后有至正丙戌华亭孙道明跋。自序谓补东莱吕居仁《轩渠录》之遗,故书名为《拊掌录》。今观其书,凡三十则

  • 续左氏膏肓

    六卷。民国吴树荣。树荣,吴兴(今浙江吴兴)人,著作还有《续公羊墨守》三卷,《续穀梁废疾》三卷。该书论《左传》之谬有六点:(1)《左传》不是编年体史书;(2)《左传》没有释经的体例;(3)《左传》有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