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传注疏

诗传注疏

三卷。谢枋得(1226-1289)撰。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宋代文学家。宝祐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随后组织民兵抗元。宝祐五年任考官,因得罪贾似道而遭黜斥。后授江东提刑,知信州。元兵犯境,战败城陷,遁隐于建宁唐石山中。宋亡后,元朝屡召不仕,被强制送往大都(今北京),坚贞不屈,绝食而死。著述还有《叠山集》、《文章轨范》、《批点檀弓》、《碧湖杂记》、《注解二泉选唐诗》等并行于世。《诗传注疏》共三百零一则,分上中下三卷。阮元认为:“似系后人编辑而成,已非原书卷帙”(《四库未收书提要》)。该书一诗一释,不录原诗,偶有所感,就语词、章义、诗旨等问题进行阐释。其特点,一是训释不离原义又常发挥其政治见解,如通过《秦风·无衣》,抒发其“毅然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借对《大雅·常武》中皇父的赞美,暗讽奸权贾似道之误国。阮元评之:“其说诗见志,每多《小雅》忧伤哀怨之思,然据理解经,亦绝非横发议论”(《四库未收书提要》)是有道理的。二,从文学角度说诗,故能揭示诗人的创作用心,对语词的训释也很准确传神。但也不时流露出封建道德观,如释《邶风·凯风》时,赞美韩愈“臣罪当诛,天王圣明”所论述。《诗传注疏》在宋元间有较大的影响,刘瑾《诗传通释》,朱公迁《诗经疏义》等多次引用其说。版本有《知不足斋丛书》本,谢叠山先生评注四种合刻《丛书集成初编》本。江苏古籍出版社《宛委别藏》本。

猜你喜欢

  • 左传古本分年考

    一卷。清俞樾(详见《周易评议》撰。《春秋》经与《左传》原本各自为书,晋代学者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将经传合而为一,分《左传》之文于经文之下。而《左传》之文本来就不是每年各一篇,往往一篇中有几件事,一

  • 关洛纪游稿

    二卷。明王世懋(1536-1588)撰。世懋字敬美,王世贞弟。江苏太仓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以家难归。后授南礼部主事,迁尚宝司丞,出为江西参议,迁陕西副使,改福建,又擢为南太常寺少卿。移疾

  • 天问天对解

    一卷。明杨万里(1127-1206)撰。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人。宋高宗时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宝谟阁直学士。孝宗时任广东提举平茶盐、提点刑狱等职。正直爱国,主张抗金。曾屡次上书指摘朝政,忤权

  • 青林杂录

    一卷。明王薰(生卒年不详)撰。王薰,字简之,天台(今浙江省天台县)人。明嘉靖中为黄岩县学生。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盖其随笔记录之文,后人抄而传之者。如第五页中间一条,上书一“”字,下注“实物于器之名”六

  • 青溪暇笔

    三卷。明姚福(生卒年不详)撰。姚福,字世昌,自号守素道人,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此书杂记作者读书所得及杂录耳目见闻等。共三卷,其首卷所述明初轶事,多为正史所不载者,可补正史之不足,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 辉山存稿

    一卷。元萧国宝撰。国宝,字君玉,号辉山。生卒年不详。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流寓吴江。此集乃至顺二年(1331)其次子英所编定,孔东涛序。东涛序称其诗清新警策,句律整严。此本所载仅诗二十四首,为明崇祯间

  • 桐城县志

    二卷。明陈勉修,许浩等纂。陈勉,字希勉,浙江黄岩县人,由乡进士任广信顺天儒学司训,明弘治元年(1487)初迁桐城知县。许浩,浙江余姚人,明弘治初年任桐城教官。桐城旧志久阙,《大明一统志》虽载桐城之事,

  • 书林外集

    七卷。元袁士元撰。士元字彦章。生卒年不详。鄞县(今属浙江)人。因荐授县学教喻,寻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不就。其集有卮素序,称其文清丽可喜,但往往粗浅多累句。如《寿吕瀛海》诗云:“我方而立足先弱,公到古稀

  • 河东君柳如是事辑

    一卷。清怀圃居士辑。作者生卒年及姓氏、里贯、事迹皆不详。该书专记钱谦益宠姬柳如是逸事。现有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刊本、文字同盟社排印本。

  • 易蓍图说

    十卷。清潘咸撰。潘咸不知何许人。所著别有《音韵源流》,其中引李渔《诗韵》,则其人一定在李渔之后。此书“周易大衍蓍”六卷,“连山易蓍”三卷,“归藏易蓍”一卷,都各自为之作序。其说认为,读《易》者应当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