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传注疏

诗传注疏

三卷。谢枋得(1226-1289)撰。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宋代文学家。宝祐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随后组织民兵抗元。宝祐五年任考官,因得罪贾似道而遭黜斥。后授江东提刑,知信州。元兵犯境,战败城陷,遁隐于建宁唐石山中。宋亡后,元朝屡召不仕,被强制送往大都(今北京),坚贞不屈,绝食而死。著述还有《叠山集》、《文章轨范》、《批点檀弓》、《碧湖杂记》、《注解二泉选唐诗》等并行于世。《诗传注疏》共三百零一则,分上中下三卷。阮元认为:“似系后人编辑而成,已非原书卷帙”(《四库未收书提要》)。该书一诗一释,不录原诗,偶有所感,就语词、章义、诗旨等问题进行阐释。其特点,一是训释不离原义又常发挥其政治见解,如通过《秦风·无衣》,抒发其“毅然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借对《大雅·常武》中皇父的赞美,暗讽奸权贾似道之误国。阮元评之:“其说诗见志,每多《小雅》忧伤哀怨之思,然据理解经,亦绝非横发议论”(《四库未收书提要》)是有道理的。二,从文学角度说诗,故能揭示诗人的创作用心,对语词的训释也很准确传神。但也不时流露出封建道德观,如释《邶风·凯风》时,赞美韩愈“臣罪当诛,天王圣明”所论述。《诗传注疏》在宋元间有较大的影响,刘瑾《诗传通释》,朱公迁《诗经疏义》等多次引用其说。版本有《知不足斋丛书》本,谢叠山先生评注四种合刻《丛书集成初编》本。江苏古籍出版社《宛委别藏》本。

猜你喜欢

  • 急就篇

    四卷。西汉史游(生卒年不详)撰,唐颜师古(581-645)注,宋王应麟(1223-1296)音释或补注。《汉书·艺文志》注称史游为“元帝时黄门令(宦官)”。原名《急就章》,简称《急就》,汉初的童蒙识字

  • 两罍轩彝器图释

    十二卷。清吴云撰。吴云,详见《二百兰亭斋收藏金石记》条。吴云少从张廷济、徐渭仁等游,留意金石之学。所藏彝器百余,皆图其形式,释其文字。卷一、二为商器,卷三、四、五、六、七、八为周器,卷九为秦、汉器,卷

  • 东林同难录

    一卷。清缪敬持(生卒年不详)撰。敬持江苏江阴人。明朝天启年间,宦官把持朝政,东林党诸多俊杰被难。其后人辑有《同难录》,桐城左氏刻之。康熙七年(1668年),敬持订补其缺,重新刻印。现有江阴耕学草堂重刊

  • 职官分纪

    五十卷。宋孙逢吉(生卒年不详)撰。孙逢吉字彦同,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宋隆兴元年进士。宋宁宗时官秘书监、吏部侍郎。此书专门纪宋以前各朝代的官制,每官先列周官典章,次叙历代制度的沿革、名姓故事。引文系

  • 周易索诂

    十二卷。清倪象占撰。象占初名承天,后以字行,字惕斋,又更字韭山,浙江象山人,贡生,官至嘉善县训导。此书卷首为卦目图、反对图、八卦立体图、八卦运行图、阴阳变化图、卦变象主图、大卦图、十辟图、互卦图。上篇

  • 礼杂问

    一卷。晋范宁(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范宁,字武子,顺阳(河南淅川西南)人。初为余杭令,六年后迁临淮太守,孝武帝时为中书侍郎,后补豫章太守。精于经学,以为王弼、何晏倡玄学之罪深于桀纣。注《尚书》、

  • 春秋列国表

    不分卷。清马骕(详见《左传事纬》)撰。马骤精通《春秋左氏传》,著有《左传事纬》十二卷、《绎史》一百六十卷、《春秋二十国年表》等。其中《春秋二十国年表》上起鲁隐公,下至获麟,将春秋时大小二十国的史事按年

  • 保德州志

    ①十二卷,首一卷。清王克昌修,殷梦高纂。王克昌字燕及,号澹园,别号瀚渑,山东临淄县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经魁,三十年(1691)进士,三十八年(1699)授贵州贵定县知县。四十年(1701)调知

  • 考正晚年定论

    二卷。清孙承泽(见《藤阴札记》)撰。此书以王守仁所作《朱子晚年定论》一文,不言晚年始于何年,但取偶然谦抑之词,或随问而答之语,及早年与人的笔记,特欲借朱熹之言以攻击朱熹,此不足为据。故乃取朱熹《年谱》

  • 五方元音

    二卷。清初樊腾凤撰。樊氏字凌虚,尧山(今河北唐山县)人。《唐山县志》谓樊氏“嗜学,不屑时艺,精易数,占休咎验如桴鼓。时当明季,四海鼎沸,凤夙有拨乱反正志,然静验己运,难以有为,遂闭户潜修,留心韵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