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解字校勘记残稿

说文解字校勘记残稿

一卷。清王念孙撰。参见《广雅疏证》。这是桂馥抄录的仅存的王氏校勘《说文解字》的稿本,前有桂馥记,后有蒋斧、许瀚两跋。稿起于“一”部止于“走”部,仅为《说文》十四篇的第一篇和第二篇之半,凡校勘百一十九条。其校勘方法是:以小徐《系传》校大徐之误,以经传与许书校大小徐之并误处。其中“元”、“墫”、“毒”、“莃”、“藸”、“葻”、“菑”“赾”诸条,与段氏《说文订》相合,其他与段氏微异。《续修四库提要》曰:“其治《说文》,盖纯以声音训诂为主。与此残稿校勘各条互相印证,若合符节。”(冯汝玠)许瀚跋曰:“虽非全璧,要为至宝。”宣统元年(1909)番禺沈宗畸将此残稿刊入《晨风阁丛书》内。

猜你喜欢

  • 祁阳县志

    ①八卷。李莳修,旷敏本纂。李莳,字环青,号七松,浙江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人,举人,曾任祁阳县知县。旷敏本,翰林院庶吉士。《祁阳县志》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共八卷。分为:卷一,舆图、星野、沿革、山

  • 称阳杂录

    一卷。清代章大来(生卒年不详)撰。章大来字泰占,号对山,官至训导,著有《玉屏山房集》等书。此书原版本叫《后甲集》,又叫《睢雷馆日记》。此本为清代学者赵之谦得原本残本后,整理刊行,并为此本题名为《称阳杂

  • 韩诗

    ① 不分卷。原未注明撰著者姓名,实为清宋绵初所撰三卷本《瓞园经说》的第二卷。高邮王士濂将其刊入《鹤寿堂丛书》时,不知何故将此卷独列出来,又用该书第一篇篇名来称其全书,造成后人读解困难。宋绵初,事迹见前

  • 诗经精华汇钞

    二十八卷。清陆锡璞辑。锡璞龙川(今广东省龙川县)人。此书奉《诗经传说汇纂》与《诗义折中》为准绳。其自序云:学者案头所存,多系坊间浅俗解本,《集传》外,类无甚精义。其矜言博涉者,又徒趋汉学,曼衍支离,於

  • 邻苏老人年谱

    一卷。清杨守敬撰。守敬字醒吾,清末叶湖北宜都人,同治年举人。守敬在黄州为官时,因城北即苏东坡所游之赤壁,故筑园名邻苏园,自号邻苏老人。辛亥革命后,守敬曾应大总统之召为顾问,又为参政。守敬善书法,熟目录

  • 愿学堂集

    二十卷。清周灿(约1673前后在世)撰。周灿,字维林,号星公,陕西临潼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至南康府知府。著有《愿学堂集》。是集为周灿诗文集。凡二十卷,文十八卷、诗二卷,并附《

  • 四书疑节

    十二卷。元袁俊翁撰。俊翁字敏斋,袁州(今属江西)人。生卒年及仕履不可考。著有《经史疑义》、《四书疑节》,前书已佚。该书以问答的形式撰著,以四书之文互相参对设题,或阐释义理,或考证训解,解答于后。此书虽

  • 大雅堂摘稿

    不分卷。明况叔祺(约1565年前后在世)撰。况叔祺,字吉甫。江西高安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贵州提学佥事。著有《考古词综》等。此集《千顷堂书目》不载。《江西通志》亦称是时王、

  • 嘉祐集

    十六卷。《附录》二卷。宋苏洵(1009-1066)撰。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苏洵二十七岁始发愤读书,屡试进士

  • 学易笔谈二集

    四卷。近人杭辛斋撰。此书以笔记体形式,对《周易》研究中的有关问题诸如先甲后甲、先庚后庚、阳一阴四、制器尚象、七日来复、出入无疾、参伍错综、高尚其事、井养反生、河图、洛书、太极图、先后天八卦以及象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