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易纪闻

读易纪闻

六卷。明张献翼(生卒年不详)撰。献翼字幼于,崑山(今江苏昆山)人。后更名敉。其事迹附于《明史·文苑传·皇甫涍传》末。此书乃其早年读书于上方山中所著。献翼放诞不羁,言行诡异,而其说《易》乃平正通达,笃实不支。其书承老庄之玄虚,阐朱程之义理,凡吉凶悔吝进退存亡足为人事之鉴者,多所发明。朱彝尊《经义考》载献翼易注凡五种,唯《读易韵考》注存。其《读易约说》三卷、《易杂说》二卷、《读易臆说》二卷均佚。今搜采遗编,唯得《读易韵考》及此书,此书不载经文,但逐节称说,有如札记之体。收入《四库全书》。有明钞本,张一鲲刊本。

猜你喜欢

  • 杨子折衷

    六卷。明湛若水(见《格物通》)撰。此书是为剖析杨简的心学而作。宋代的儒学至陆九渊始以超悟为宗,诸弟子中以杨简最得其真传。杨简推行陆九渊之说变本加厉,逐至全入于禅。他在所著《慈湖遗书》中认为,心是万物万

  • 黄帝阴符经讲义

    见夏元鼎《阴符经讲义》。

  • 南通方言疏证

    四卷。孙锦标撰。锦标字伯龙,江南通州(今江苏南通县)人。是编卷首为例言及孙氏共和元年(1912年)自序,次为旧《通州志》所录方言原文。卷一为释天、释时、释地、释水、释火、释宫、释亲、释戚、释妇女、释幼

  • 十万卷楼丛书

    三编,五十种,三百八十五卷。清陆心源(1834-1894)编。陆心源字刚甫,一字潜园,号存斋,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咸丰年间举人,官至福建盐运使。藏书极为丰富,著作有《皕宋楼藏书志》、《仪顾堂集》。清

  • 俨山集

    一百卷。《续集》十卷。明陆深(1477-1544)撰。陆深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因忤辅臣,谪为延平同知,后晋为山西提学副使,累官至太常卿兼侍读学

  • 略论安乐净土义

    一卷。元魏释昙鸾撰。昙鸾生平事迹详见《往日生论注》辞条。《略论安乐净土义》一书,实际上是一篇佛学论文。全篇以六番问答的形式,解释说明极乐世界名相,弘扬安乐净土之意义。第一番通过问答说明安乐国土,由阿弥

  • 律诗定体

    一卷。清代王士祯(1634-1711)撰。生平详见《带经堂集》辞目。王士祯论诗虽主神韵,但也很重视音节与格律。《律诗定体》选录五、七言律诗各四首,字旁标平仄符号,概括地说明唐人律格。王士祯解释说:五律

  • 国文法之研究

    金兆梓(1889-1975)撰。兆梓字子敦,号芚盦,浙江金华人。文史学家,早年从事教育工作。是书系金氏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授课时的讲稿,经整理而成。从语言实际出发,按照逻辑的要求,根据语句的结构方式,探

  • 经学历史

    不分卷。清皮锡瑞(详见《经学通论》)撰。此书较系统地阐述了经学发展的历史。分为“经学开辟时代”、“经学流传时代”、“经学昌明时代”、“经学极盛时代”、“经学中衰时代”、“经学分立时代”、“经学统一时代

  • 尚书王氏注

    二卷。清马国翰辑。《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云:“肃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氏,采会同异,为《尚书解》。”《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尚书》十一卷,王肃注;《尚书驳议》五卷,王肃撰。《旧唐书·经籍志》有《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