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谥法

谥法

四卷。宋苏洵(1009-1066)撰。洵字明允,眉山(今四川省乐山市)人,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及苏辙之父,人称老苏,自号老泉。与其子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官秘书省校书郎,著有《太常因革礼》一百卷,及《谥法》、《嘉珰集》。所谓“谥法”,即我国古代贵族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评定一个称号,此法宋代尤为流行;且自周公所作《谥法》之后,历代言谥者如刘熙、沈约、贺琛、王彦威、苏冕等之书皆杂糅附益。故苏询奉诏编定六家谥法时,对《春秋广谥》及各代言谥之本详加考订,写成此书。书中共取一百六十八谥,三百十一条,其中新改者二十三条,新补者十七条,另有七去八类。对前代诸家旧文刊削甚多,较之诸家,义例最为严整。郑樵在《通志·谥略》中称其“断然有所去取,善恶有一定之论,实前人所不及。”并根据此书加以增补写成《谥略》。虽然书中亦不免疏失之处,如尧舜禹汤桀纣皆为帝王之名而非谥号,但老泉沿袭前讹,概行载入。书中所收僻字,后世已不再流传,难以辨认。但本书之斟酌损益及字义之审定均确有实据,故为礼家所宗。曾巩在为苏询所作的墓志上记载本书有三卷,故本书现行之四卷可能为后人所析。有墨海金壶本、珠丛别录本、明杨志仁刊本及《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李鸿章游俄记事

    一册。俄国维特(Witte)撰,王光祈译。维特,俄之名相,于俄皇尼古拉二世时历任要职。1906年辞政后隐居国外,次年追忆旧事,撰为笔记,止于1912年。出版后,各国多有译本,光祈节译自德文本。中涉及中

  • 华夷花木鸟兽珍玩考

    十卷。明慎懋官(生卒年不详)撰。慎懋官,字汝学,湖州(今属浙江省)人。此书有“花木考”六卷、“鸟兽考”一卷、“珍玩考”一卷、“续考”二卷。体例芜杂,或剽取旧说,或参以己语,或标出典,或不标出典,真伪杂

  • 芙蓉馆集

    二卷。明杨一葵(约1607年前后在世,)撰。杨一葵,字翘卿,福建漳浦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云南布政司。著有《芙蓉馆集》。是集凡诗一卷,,文一卷。其诗格颇清,文则多应酬之作。据

  • 史记抄

    九十一卷,补遗十二卷,首一卷。明茅坤编辑。茅坤(1512-1601年),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善古文,著有《白华楼藏稿》、《玉芝山房稿》等,生平事迹详

  • 黄淳父集

    二十四卷。明黄姬水(1509-1574)撰。黄姬水,字表淳,一字淳父,吴县人,生平详见《白下集》条。是编乃万历十三年(1585)其婿顾大思搜集《白下》、《高素斋》二集及所未刊者合刻而成。凡二十四卷。其

  • 毛诗乐府

    一卷。清梁绳武(生卒年未详)校订。此书题目后题无名氏编,剑叟谱正,次题门人梁绳武校订。其前载小引云:“客有持《毛诗乐府》者,编次一目了然。但作者不知谱,遂觉格于喉而不可歌。因就其义,按谱而填以词,意恐

  • 刘文靖公遗事

    一卷。元苏天爵(详见《元朝名臣事略》)撰。记载元刘因遗事。刘因字梦吉,号静修,容城(今属河北)人。钻研程朱之学,官至右赞善大夫。《元朝名臣事略》收录。本书所记为前书遗漏事迹,故名《遗事》。所记之事多为

  • 通史它石

    三卷,明仇俊卿撰。俊卿字舜征,海盐(今属江苏省)人,万历年间任国子监博士,著有《海塘录》、《海盐志》等。《通史它石》取错玉之义,所论史事多关于人品治道。因卷帙浩繁,在天启年间,胡孝辕取其尤玮者,集成三

  • 化机会参

    见《化机汇参》

  • 清三流道里表

    不分卷。清阿桂(1717-1797)等奉敕修。阿桂,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崖。满洲正白旗人。举人出身。历任伊犁将军、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是书不分卷数,以奉天、直隶、江苏、安徽、浙江五省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