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谰言长语

谰言长语

一名《谰言编》,一卷。明曹安(生卒年不详)撰。曹安字以宁,号蓼庄,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正统九年(1444)举人,官安丘县教谕。曹安博学能诗文,素负才名,著述甚富,其诗文集等均已佚失。此书多据其所见闻,阐明义理,辨证其缺误。在书首自序中,曹安自谦地说:“予少游乡塾,见先生、长者嘉言善行,即笔于楮,或于载籍中间见异人异事,亦录之。长,而奔走四方,所见居多,凡三四帙。因去滇南,道远难将,留于松,今不知何在。滇中重录所见闻者,携来武邑及承乏安丘,老而弥勤,人皆哂之,予独不倦,暇日一一手录以备遗亡。率皆零碎之辞,何益于事?因名曰《谰言长语》。谰言,逸言也;长语,剩语也。何益于事?徒资达人君子一笑。”但此书之词皆有所本,足资参考,其论读经一条,尤切中明代俗学之弊。书末任顺跋中对此书评价甚高,称“自六经、百家、子史以及稗官小说,辄概括无遗。其纪事纂言,皆有考据,非臆见浅识者所可及。……以先生如是之作,于文章制度不待辨而明,疑似得失,可以一览而悉。”持论醇正,于人心风俗,多有稗益。但曹安欲取《皋陶赓歌》、《五子之歌》、《洪范》及《诗经》之三言、五言、七言体刻为一集,使人习之以复古,则是万不能行之事。但时人对此书评价是很高的。如成化二十二年(1486)顾纯题词中以此比《水东日记》和《辍耕录》。正德十年(1515)史纪撰重刊此书跋中又以《霏雪录》比之。有《续说郛》本、《今献汇言》本、《影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四库全书》本等。另有二卷本《谰言长语》,收入《宝颜堂秘笈》中,共二册,书末有任顺、史纪跋,现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猜你喜欢

  • 周易要终篇

    三卷。清邓蘖撰。作者认为孔子及其门生所著之书,与周易是相通的,如《礼运》之中所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阳转移之道可见孔子作《周易》的缘由及基本思想。《论语》所述经世治国之理也与《周易》互为表里,殊途而同归

  • 运气定论

    一卷。明董说(详见《易发》)撰。董氏此书为辨《素问》所论“运气当在六元正纪大论”而作。因其原文失佚,故晋皇甫谧作《甲乙经》、隋全元起作《素问》注,皆称原文亡佚。唯唐朝王冰诡称有秘藏之书本,且私采“阴阳

  • 史尚书行述

    一卷。附一卷。清史丙荣等撰。丙荣字桂材,江苏江都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官至亳州知州。此书记其父史致俨事迹。致俨字容庄,号望之,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书中所述大率赞誉致俨

  • 薛氏医案二十四种

    见《薛氏医案》。

  • 春秋三传异同说

    一卷。汉马融(详见《周官传》)撰,清马国翰辑。据《后汉书·马融传》说,马融本来想注《左氏春秋》,后见到贾逵、郑众注,说:“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于是只著《三传异同说》,并注

  • 耕织图诗

    一卷。宋楼璹(生卒年不详)撰。楼璹,字寿玉,一字国器,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南宋高宗时曾做过于潜(旧县名,今属浙江临安县)令。在任于潜令期间,楼璹深入民间,寻访农夫、蚕妇,绘制耕图二十一幅、织图二

  •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十卷。清阮元撰。阮元,详见《两浙金石志》条。本书以阮元所得各拓本,属平湖朱为弼编定审释,辨释疑文,稽考古籍。国邑大夫之名,可补经传所未备;偏旁篆籀之字,可补《说文》所未及。将关涉经传者辑为二卷,刻入学

  • 说文引经互异说

    一卷。清陈瑑撰。参见《说文举例》。陈氏自序谓:“《说文》称经,往往两部互异,亦有一部互异者。近儒钱詹事(钱大昕)之言曰:‘今世所行《九经》,乃汉魏晋儒一家之学。许君生于东京全盛之日,诸儒讲授,师承各别

  • 司马温公年谱

    八卷。清顾栋高(详见《春秋大事表》)撰。谱主为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光卒后追赠温国公,故名。顾氏采辑史传碑状,诸家文集,以及百家小说中所载谱主事迹,考订年月,加以排比而成此谱。于谱主奏章著作均摘录其要

  • 御定历代诗余

    一百二十卷。本书系康熙四十六年(1707)清圣祖御定,由侍读学士沈辰垣等搜罗旧集,编定而成。所录自唐至明计一千五百四十调、九千余首,厘为一百卷;又有词人姓氏十卷,词话十卷。据考,梁代吴声歌曲,已句有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