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豫章文集

豫章文集

十七卷。宋罗从彦(1172-1235)撰。罗从彦,字仲素,南剑沙县(今福建沙县)人。以累举恩授惠州博罗县主簿。素慕杨时,时为萧山县令,从彦徒步去问学于他。后入罗浮山,筑室静坐,绝意仕途。朱熹曾说:“龟山倡道东南,游其门者甚众,然潜思力学,但仲素一人而已”。当时儒者皆称从彦为豫章先生,因以名集。《豫章文集》十七卷本,乃明代重刻。前有成化八年(1472)张泰序,后有嘉靖三十三年(1554)谢鸾跋。遵尧录八卷、二程及杨龟山语隶一卷、杂著二卷、诗一卷、附录三卷、外集一卷。以年谱别置于前,不入卷数,故题为十七卷。而第一卷虽列经解之目,而其文久佚,有录无文,实则十六卷。有《四库》本。

猜你喜欢

  • 考声

    五卷。唐张戬撰,近人龙璋辑。《考声》即《考声切韵》,此书不见于新旧《唐志》,历来公私书目亦未见著录,明修《永乐大典》,于每韵每字之音,胪列见存小学之书略无遗漏,亦未载此书,则其书亡佚已久。惟《慧琳音义

  • 可如

    六卷。明董德镛(生卒年不详)撰。董德镛,字孔昭,鄞县(今浙江省鄞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内容取禽、兽、鱼、虫之事,合于忠、孝、节、义者,分类摘录,共六卷,六十三门,每门又各为标目,其首皆冠以“可如

  • 周易疏略

    四卷。清张沐撰。张沐字仲诚,河南上蔡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资县知县。张沐对于四书五经都有疏略。其解《周易》,自称本于孔子十翼之义。所注多取于旧文,并融合了自己的意见,不再标出古人名氏。书

  • 孟子微

    八卷。康有为(详见《中庸注》)撰。首有自序。总论第一,性命第二,心身第三,仁义第四,礼智第五,孝悌第六,仁不仁第七,王霸第八,仁政第九,同民第十,政制第十一,外交第十二,战第十三,贵耻第十四,师友第十

  • 绿晓斋遗诗

    一卷。明卜舜年(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舜年,字孟硕,江苏吴江人,生卒年均不详。该编前后无序跋,卷后附载有卜氏寿诗及陈时化、陆万言、陈继儒、乐元声、何三畏等人的赠诗,最后以其父节悯先生(卜梦熊)行

  • 张静思文集

    十卷。《附录》二卷。明张选撰。张选字舜举,江苏无锡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萧山知县,擢户科给事中。官至通政司参议。著有《张静思文集》。事迹具明史本传。此集共十卷。乃其曾孙缵曾所编。

  • 劬庵文稿

    四卷。清罗正钧(约1900前后在世)撰。罗正钧字顺循,晚号劬庵,湖南乡泽人。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历官直隶抚宁、定兴、清宛县知县,天津保定府知府,山东提学使。著有《劬庵官书拾存》、《船山师友记》

  • 云川文集

    六卷。附《恭愍遗文》一卷。明钟复(1400-1443)撰。钟复,字彦章,号云川,永丰(今江西永丰县)人。明宣德八年(1433)进士,历官翰林院侍讲。著有《云川文集》。是集凡六卷,均为诗文。观其所著,皆

  • 读礼条考

    二十卷。清王曜南撰。安徽婺源县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皆不详。王曜南平生致力三礼。因礼书自汉郑玄以来异说蜂起,而宋儒则一反汉儒重考据的传统专重“理”、“义”。王曜南则吸取汉儒、宋儒各自的长处,尤推崇宋儒,

  • 天门县志

    ①二十四卷,首一卷,清胡翼修,章镳纂。胡翼,字筠亭,安徽歙县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官天门知县。章镳,字励堂,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进士,官应城知县。景陵县西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