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赤城集

赤城集

① 十八卷。宋林表民编。表民,字逢吉,号玉溪。东鲁(今山东)人,后寓居临海(今属浙江)。生卒年不详。林表民曾续陈耆卿《赤城志》,复取志书传、铭诔、赞、颂等志所不载之文,荟而辑之,是成此集。卷前有淳祐八年吴子良序,称此集分门荟粹,并诗为一。但此集仅有文一百八十二篇,并无诗。又明谢铎《赤城志》载《赤城集》二十八卷,有刻本。而此本只十八卷,据此推知,原本当尚有诗十卷。今本当为传抄时脱逸,已非当年原本。此集编《四库全书》时,录自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存目。② 三卷。明顾起纶(约1566前后在世)撰。其生平详见《句漏集》。是集乃万历六年(1578)顾起纶游赤城时所作。上卷为诗六十一首,下卷为游记一篇。而《四库全书总目》撰者称“是集赠答唱和之作,间于上下卷之间,编为中卷。”然此种作法未必尽善,体例亦杂芜。因其似别集而非别集,似总集而非总集,又知以顾起纶为主,故仍归入别集类。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③ 二十三卷。明夏鍭(1455-1537)撰。夏鍭,字树德,号赤城,天台(今浙江天台县)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除南京大理寺左评事。著有《赤城集》。是集为诗文集,凡二十三卷。鍭乞终养后居乡里,保重名节,以作文赋诗自娱,至八十三岁而终。其诗欲为别调而转乘雅则。其文亦随意为之,而未以古法为准绳。其于弘治四年(1491)时曾上疏忤旨而下狱,任南京大理评事时,又因疏论时政被政敌所诬,均可见其是端正刚直之风。然而词章非其所专意,故诗文未能为时人称道。此集今有明嘉靖间刻《赤城夏先生集》七卷,补遗一卷本传世。但据王重民《善本提要》考证,颇疑此即二十三卷本,且为定本。卷数虽未见一致,盖在分卷数量上有差异而已。此本现藏北京图书馆。

猜你喜欢

  • 武功集

    五卷。明徐有贞(1407-1472)撰。徐有贞,初名理,字元玉,号天全。江苏吴县人。宣德八年(143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封武功伯。尝诬杀于谦、王文,中外侧目。后又被石

  • 元英集

    八卷。唐方干(约860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撰。方干字雄飞,号方三拜,桐庐(今属浙江省)人。诗人。少习待律,诗著名江南,与贾岛、李郢、无少、翁洮、吴融、罗邺等寄赠酬唱,李频、孙郃等尊之为师。以布衣

  • 读易索隐

    六卷。明洪鼐撰。鼐字廷器,寿昌(今浙江建制)人。正德五年(1510)举人,官国子监助教。出制凤阳,归筑室莲谷。精研理学。该书不载经文,只是随意标举某节某句而加以解说。大旨主于良知之学,对朱熹《本义》、

  • 麟书

    一卷。北宋末南宋初汪若海(1101-1161)撰。汪若海字东叟,一说号东叟,歙州(今安徽歙县)人。靖康元年(1126)为太学生,金人攻扰,应诏上书,擢高等。二帝北迁、高宗即位,迁江南经制使,监登闻检院

  • 西原遗书

    二卷。明薛蕙(1489-1541)撰。薛蕙,字君采,亳州(今安徽省亳县)人。正德九年(1514)(《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弘治甲戌,而实际应为正德甲戌)进士,授刑部主事,武宗南巡,薛蕙极力加以谏阻,武宗

  • 山左明诗钞

    三十五卷。清宋弼(生卒年不详)编。弼字仲良,德州(今山东德州市)人,乾隆十年(1745)进士。官至甘肃按察使。辑有《山左明诗钞》。此集凡三十五卷。为宋弼所辑明代山东一省之诗,所录诗人共四百三十一家。其

  • 祁县志

    ①八卷。清郭修,周继芳纂。郭字不详,河北高邑县(今河北柏乡县)人。顺治十三年(1656)任祁县知县。政绩甚嘉。《祁县志》康熙四年(1665)刻本。全书八卷,五十二小目。分为:卷一舆地志,卷二建置志,卷

  • 江浦埤乘

    四十卷,首一卷。清侯宗海、夏锡宝纂。侯、夏二氏均籍浦邑。此编乃私家著录。先是宗海纂有《江浦备徵录》、锡宝纂有《浦纂》,修于光绪十三年(1887),后二书合成为《江浦埤乘》,于十七年(1891)刊行。江

  • 正音咀华

    四卷。清莎彝尊撰。彝尊字秬芗,长白(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是编专为正音而作。以《字典》、《音韵阐微》之字音为正音,以江南话为南音,以北京话为北音,以官场说话为官话,各地方音为土音。其书所录诸字,

  • 周易究

    四卷。清徐梅撰。徐梅字咏华,号有离子。浙江嘉善人。此书首卷列彖本、上传注、下传注。其所释文字怪诞不能解。如“乾元会兑,坤会震雷”等语,为过去说易者所不见。第二卷有天星选择、天德、月德、贵神、水运、地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