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略馆集
八卷。明范允临著。范允临,字长倩,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松江县)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上,授南京兵部主事,后提学云南,迁福建布政司参议。工诗文,善书画。卒年八十四岁。著有《输略馆集》。是集凡八卷,诗、词、曲一卷,杂体文七卷。其文按体类编次,有序、记、传、墓志、墓表、祭文、杂著、题跋、露布、尺牍等。属应用文体,多为应约之作。集中的诗词部分,多为绘景抒情之作,意境颇为清新。此集于乾隆间收入禁书书目,陈田《明诗记事·庚签》收其绝句二首。有清顺治年间刻本存世。
八卷。明范允临著。范允临,字长倩,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松江县)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上,授南京兵部主事,后提学云南,迁福建布政司参议。工诗文,善书画。卒年八十四岁。著有《输略馆集》。是集凡八卷,诗、词、曲一卷,杂体文七卷。其文按体类编次,有序、记、传、墓志、墓表、祭文、杂著、题跋、露布、尺牍等。属应用文体,多为应约之作。集中的诗词部分,多为绘景抒情之作,意境颇为清新。此集于乾隆间收入禁书书目,陈田《明诗记事·庚签》收其绝句二首。有清顺治年间刻本存世。
七十七卷。元末明初王祎(1322-1373)撰。祎字子充,义乌(今属浙江)人。元末隐居青岩山著书。朱元璋取婺州,召为中书省掾史,与宋濂并誉为“浙东二儒”。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洪武二年(
四卷。清华长忠撰。长忠天津人。是书分喉音五、舌头舌上之音各四、半舌半齿音一、正舌音五、唇外音四、唇内音三、正齿齿上之音各四、半牙半喉音四、轻齿重齿轻牙重牙之音各三,这五十个声类用如下字标目:各客赫额额
十五卷。姚永朴撰。此书是姚永朴为安徽高等学堂所编的课本。第一卷《通论》;第二至第三卷《周易》;第四至第五卷《尚书》;第六至第七卷《诗》;第八至第九卷《周礼》;第十卷《仪礼》;第十一至十二卷《礼记》;第
一卷。原题周无名氏撰,清马国翰辑。《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郑长者》一篇,题下注称“六国时。先韩子,韩子称之。”颜师古为此作注说:“《别录》云,郑人,不知姓名。”《汉志》所录《郑长者》隋唐志都不著录
十卷。宋曾敏行(?-1178)撰。曾敏行字达臣,自号浮云居士,又号独醒道人,又称归愚老人,庐陵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二十岁时,因患病,不能进仕途,遂潜心研究学问,见闻广博,工画草虫。此书是他集平生所闻
一卷。隋刘炫(详见《春秋规过》条)撰,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条)辑。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辑录《春秋述义》二卷,见前。黄奭此本大抵也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辑得,勒为
一卷。清嵇永仁撰。嵇永仁生平详见《扬州梦》(辞目)。此剧为永仁在狱中所作,共四折,分写四个故事,故事皆有所本。《刘青田教习扯淡歌》,全袭用刘基《扯淡歌》曲白,而重新加以组织,使之适宜演唱。剧中写刘基致
四卷。清顾凤藻(生卒年不详)撰。顾凤藻,字梧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举人。是书以宋韩元吉所刻《大戴礼记》为主,其中有错则以傅崧卿本订正。是书体例较为谨严。书前有道光元年(1821)夏文焘序,后有自序
一卷。明章懋(1437-1522)撰。章懋字德懋,号暗然子,晚号谷滨遗老,兰溪(今属浙江)人。成化二年(1466),会试第一名。选为庶吉士,授编修。会上元内宴,命作灯诗,他不奉诏,且以疏谏,被贬为临城
三卷。元郑涛撰。郑涛字仲舒,浦江(今属浙江)人。官至太常礼仪院博上。生卒年不详。本书为郑氏家规、家传汇编。郑氏从南宋初郑绮以来,就称义门。至绮六世孙太和,制定家规59则;七世孙钦及铉,又增添至15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