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通俗编

通俗编

三十八卷。清翟灏撰。翟灏生平见“尔雅补郭”。《通俗编》卷首有乾隆十六年(1751年)周天度序,其书当即刊行于是年。周序谓翟灏“往来南北十许年,五方风土,靡所不涉”,为搜辑俚言俗语付出了艰辛劳动。全书搜辑通俗常语五千余条,包括词、词组、熟语、成语等。析为三十八类,类各一卷:天文、地理、时序、伦常、仕进、政治、文学、武功、仪节、祝诵、品目、行事、交际、境遇、性情、身体、言笑、称谓、神鬼、释道、艺术、妇女、货财、居处、服饰、器用、饮食、兽畜、禽鱼、草木、俳优、数目、语辞、状貌、声音、杂字、故事、识余。凡经史子集、诗文词曲、小说字书,以及释道、艺谈、诗话等书中的材料,无不广泛搜罗,有些材料,尚可能是亲自从民间采录者,是书资料丰富博赡;对所收词语皆注明出处,有些还加按语,考求语源,说明变化,并引书证释,内容殊详审。《通俗编》比较突出的缺点是引书往往删节不当,或出处不详,读者检阅原文颇为不便;对有些词语意义的训释有错误,或不确切,对词语源流变迁的考辨,也不尽妥当;遗落未收的词语为数亦不少。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补逸》曰:“山舟梁氏常出所著《直语类录》示余,余叹以为善。比复见晴江手辑《通俗编》,则勾稽证释,视山舟详数倍焉。盖晴江之为是书颇尽一生精力,故能搜罗宏富,考证精详,而自成其为一家之书,非他家所能及也。”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曰:“翟氏书共三十八卷,分三十八门,采取极博,下至稗官小说,无所不搜。而经史所有,转有遗落者,如俗以鸡之种大者为大僆头鸡,本于《尔雅》未成鸡僆;俗以附和人为吃屁,本于《列子》承公孙之余窍;此类甚多,不可枚举。然异闻琐事,足以资谈助,正俗谬,其《俳优》、《故事》两门,尤可观也。此事始于王伯厚《困学纪闻》,‘俗语多有所本’一条,所载皆经史语。自后陶宗仪《辍耕录》、杨慎《丹铅总录》、胡应麟《庄岳委谈》、郎瑛《七修类稿》等书,多喜证据俗事,渐近小说。近儒钱竹汀《恒言录》专取经史诸子,不及猥谈。赵云松《陔余丛考》间载闾里謏辞,加以证佐。翟氏书在钱赵之间,虽各不相谋,要为繁富独出者矣。”《通俗编》以仁和霍氏无不宜斋三十八卷本为足本,《函海》本不分类,则其初构未成之本也。1957年商务印书馆把《通俗编》与梁同书《直语补证》合并排印,并编有四角号码索引,是目前最为通行的本子。

猜你喜欢

  • 大学直解

    二卷。清王建常撰。建常著有《书经要义》。是书前有王钺序,称其穷究四书,今所传者只《大学》二卷。是书大旨依《朱子章句》,首列经文,次为朱注,低一格,次为口义,次为辑说。口义者,建常以己意绎注意,期于详尽

  • 纠谬正俗

    《匡谬正俗》宋人之称,避太祖讳所致。详见“匡谬正俗”。

  • 遁言

    十卷。明孙宜(生卒年不详)撰。孙宜,字仲可,华容(今湖南省华容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原目十七卷,每类为一卷,共十七卷,而《四库》馆臣所用浙江巡抚采进本止于十卷,盖非完本。内容多为肤浅之论,如以雷霆

  • 冲虚至德真经

    见《列子》。

  • 鹤静堂集

    十九卷。清周茂源(约1662前后在世)撰。周茂元,字宿来,号釜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至处州知府。著有《鹤静堂集》。是集为周茂源诗文集。乃其子周纶所编。凡十九

  • 易镜

    ①无卷数。清戴天章撰。戴天章字汉文,湖州人。该书仅有上经下经,只讲卜筮。其解释甚略,而且均杂有互变、纳甲、五行之说。盖言数而流于术,而且沿袭汉学徒有形式。《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② 十一卷。清何毓福撰

  • 鸡泽脞录

    一卷。清代程鸿诏(生卒年不详)撰。程鸿诏字伯敷,大兴(今属北京境内)人。道光举人,官至江苏侯补知府,著有《有恒心斋文集》。此书成于道光戊甲春(1848),是作者整理往日游历笔记并重新编定抄写而成。因作

  • 郧西县志

    ①二十卷首一卷,清张道南纂修。张道南,字吾庵,福建晋江人,举人,官郧西知县。县志一修于康熙二十年(1681)县令冯泰运,再修于乾隆十五年(1750)县令马垣,前此郧西县无志,无所依据仓促采录,近于芜杂

  • 开天传信记

    一卷。唐郑棨(?-899)撰。郑棨字蕴武,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唐昭宗光化二年登进士第,累官庐州刺史,迁右散骑常侍。昭宗时擢为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郑棨善诗,多诙谐语,时号“郑五歇后体。”昭

  • 辽东志

    九卷。明毕恭等修,任洛等重修。毕恭,曾任都指挥司佥事。任洛字仲伊,号西溪,河南钧州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初任桐乡知县,纂修《桐乡县志》,官至左佥都御史。嘉靖十六年,任洛任辽东佥都御史,仍邀集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