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道藏目录详注

道藏目录详注

四卷。明白云霁(生卒年不详)撰。白云霁,道士,字明之,号在虚子,上元(今属南京市)人。撰有《道藏目录详注》四卷。其书成于天启丙寅年(1626)。书中以《道藏》所收之文题,分门编次。其大纲分三洞四辅共为七部,与《云笈七签》分类相同。其三洞为:一、洞真,称载大乘上法;二、洞玄,称载中乘中法;三、洞神,称载小乘初法。其四辅为:一、太玄辅洞真,二、太平辅洞玄,三、太清辅洞神,四、正一贯通三洞三辅为之总汇。其中三洞以下各分十二类是为子目,三洞总为三十六部经。其中四辅不分类。三洞以下所分十二类为:一、本文,二、神符,三、玉诀,四、灵图,五、谱录,六、戒律,七、威仪,八、方法,九、众术,十、记传,十一、赞颂,十二、表奏。各部类所收经书依《千字文》为次序。以一字表示一函,每函各标其书名及卷数。如“天字号计十卷”、“洪字号计十七卷”下标某经书名。其中自天字号至群字号为旧《道藏经目录》,英字号至蒋字号为明人《续道藏经目录》,内含《道藏缺经目录》二卷(多以散佚)。每条之下各有解题,如同《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等书的体例。所列诸书之中,有些是从它类捃拾以足卷帙。如刘牧《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张理《易象图说内外篇、《易筮通变》、《易图通变》等,以前皆入易类,还有以前入杂家类、法家类、数术类诸书,都移入道家类。清代学者对此颇不赞成。《四库提要》称其“一概收载,殊为牵强”。然此书详述《道藏目录》,对后世学者了解《道藏》的梗概,实有助益。现存明《道藏》本、清《四库全书》本(与《道藏》本稍有差异,可互为参阅)。

猜你喜欢

  • 寅庵集

    三卷。《外集》四卷。《附录》一卷。明罗肃(约1418前后在世)撰。罗肃(一作名简)字汝敬,号寅庵,以字行,江西庐陵(今吉安市)人。明永乐二年(1404)进士,历官翰林修撰、侍讲,因言时政忤旨,除监察御

  • 西京杂记

    六卷。旧题晋葛洪(见《肘后备急方》)撰。原书二卷,后分为六卷。《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卷,不题撰人。《旧唐志》作一卷,《新唐志》作二卷,《宋志》作六卷,均题晋葛洪撰。该书末有葛洪跋云:刘歆著有《汉书》一

  • 四书一得录

    二卷。清胡泽顺撰。胡泽顺字梅坪,安徽泾县(今安徽泾县)人。是书首有自序及朱荣实序。自序称“无门户意气之私,则汉儒宜崇,宋儒亦宜崇”。朱序谓贯穿郑孔之笺疏,要归于程朱之义理,兼参汉宋之长,不为墨守,且间

  • 今古学考

    二卷。廖平撰。有《尚书今文新义》一卷,详见“《尚书今文新义》条”。《今古学考》是廖平治经学的奠基之作。廖氏经学六变之初,始于《今古学考》,因此该书持论最为平正。全书大旨以《礼记·王制》一篇为根据,主《

  • 释氏切韵

    一卷。无撰人姓氏,清顾震福辑。《日本现在书目》著录日释弘演《切韵》十卷。《倭名类聚钞》卷三引《释氏切韵》云:“缬,结帛文采也。”卷五引《释氏切韵》云:“袈裟,天竺语也。此云无垢衣,又云功德衣。”卷九引

  • 拜梅书屋诗钞

    十卷。附《梅仙诗存》一卷。清周竣圻(约1906前后在世)撰。周竣圻原名清祺,字啸卿,号季侠,河南商城人。生卒年未详。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官直隶候补知县。此编共存诗九百四十五首。始同治四年(18

  • 二刻礼部增补订正四书合注篇主意

    是书为前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范谦、前礼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刘楚元、前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余继登同纂。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冯琦证正,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李廷机删补,《合注》原为范谦、刘楚元、余继登所辑刻。

  • 字画辨

    四卷。清甘会昌(生卒年不详)撰。会昌字廷俞,号聚轩,江西奉新人,邑诸生。是书一以《康熙字典》为宗辨世俗字迹之讹谬,其例言有七:(1)字必从正,不可从俗。俗者原有此字,今悉注明,庶临写不致误从。(2)字

  • 职方周先生诗文集

    二卷。明周岐凤撰。其生卒年及事迹无可考。据王英等人序文可知其为吉水(今属江西)世家,自教官为县佐为国子学正。永乐初两迁为王府纪善,作《宝贤堂箴》,以示规讽,仁宗欲用之,后以荐起,为兵部职方员外郎。是集

  • 道乡集

    四十卷。宋邹浩(1060-1111)撰。邹浩,字志完,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为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时,为右正言,累上疏数章惇之不忠,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