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郑和下西洋考

郑和下西洋考

无卷数。法国人伯希和(P.Pel1iot)撰,此书将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所历之地及他的部下费信等所著书籍版本、文字等进行考证。郑和在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二十八年间,先后七次奉命出使西洋、历三十条国,为明初盛事,当时的“西洋”单指文莱以西印度洋等地,与后来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后,系指欧洲,有所不同。但当时西方人对郑和出使西洋研究颇多,已有考证五、六种,但多未经考史源,言之不详。而且考证郑和随从马欢《瀛涯胜览》、费信《星槎胜览》二编,由于俚语俗字,艰难晦涩,有人为之删润,但删润本颇失其真、舛误很多。因此,伯希和为纠谬补缺撰成此书,其体例皆用书评体裁,不分卷第篇目。书的前半部分,主要考证版本,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及所经过的地区;后半部分主要是纠正译文,并校勘《瀛涯胜览》的文字。当时《瀛涯胜览》,存在的版本有张升删削本,今存本,《纪录汇编》本、《国朝典故》本、《胜朝遗事》本,以及《三宝征彝集》本,还有天一阁书目抱经堂藏书志等,不过伯希和所见,仅是《纪录汇编》本和《国朝典故》本,但他考证文字,不注明版本,是其一大疏漏,而且可惜的是,对于一些新发现的史料如马哈只墓志铭、泉州行香碑记、西安重修清净寺记、摩利友天经天妃救苦经等经尾题记没有看到,尽管此书挂漏很多,但他学识广博、注释南海之地理名物,皆非前人所能及。此书有商务印书馆本。

猜你喜欢

  • 韵会玉篇

    二卷。朝鲜崔世珍撰。崔氏生平见“四声通解”。是编部类依《玉篇》,文字排列依《韵会》。大意谓宋朝黄公绍始祛诸韵讹舛之袭,乃作《韵会》一书,循三十六字之母,为入字之次,又类异韵同声之字归之一音不更加切,览

  •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

    八卷。元杨朝英撰。朝英字澹斋,青城(今山东高青)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曾与贯云石交游。作品风格以豪放著称。编有《阳春白雪》和《太平乐府》两种散曲总集。是集前五卷为小令,后三卷为套数。凡当时士大夫所撰

  • 续金瓶梅

    十二卷六十四回。题“紫阳道人编”,紫阳道人乃清丁耀亢别号。丁耀亢(1599-1670),字西生,号野鹤,别署紫阳道人,又署木鸡道人,明末清初文学家。除该书外,还有《丁野鹤遗稿》、《天史》、《出劫纪略》

  • 桥西杂记

    一卷。清代叶名沣(生卒年不详)撰。叶名沣字润臣,汉阳(今属湖北)人。道光举人,官内阁待读,著有《周易异文疏证》、《礼记郑读疏证》、《战国策地名考》等书。此书属于杂记见闻,内容较杂,题名“桥西杂记”是因

  • 星烈日记汇要

    四十卷。清方玉润撰(生卒年不详)。此书又名《鸿濛室丛书》,内容较广,分《志道》、《经义》、《史论》、《诸子》、《经济》、《文学》、《游艺》、《涉历》等类。卷首有《年表》二卷,卷末有《纪梦》一卷。此书对

  • 尔雅补注

    ①六卷。清姜兆锡撰。姜兆锡(1666-1745)字上均,江苏丹阳人。康熙二十九年(1696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荐充“三礼馆”纂修官。精《三礼》之学。著《礼记章义》、《周易本义述蕴》、《周礼

  • 泽存堂五种

    五十卷。清张士俊编。张士俊,生卒年不详,号半桥居士,吴郡(今江苏吴县)人。生性喜好收藏典籍,并造泽存堂专供藏书之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受教于清代文学家,浙西派的创始人朱彝尊之门。朱彝尊志欲汇

  • 蒲县新志

    八卷。清胡必蕃修,贺友范纂。胡必蕃字又宣,湖北孝感县人,出身举人,康熙十年(1671)任知县。葺学宫,修邑乘,革派,抚恤民困,招流移以实田畴,称为贤令。康熙十年胡必蕃为知县后,聘贺友范主纂邑县志。志书

  • 十三科古方选注

    见《绛雪园古方选注附得宜本草》。

  • 骆两溪集

    十四卷。《附录》一卷。明骆文盛(1496-1554)撰。骆文盛,字质甫,号两溪,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著有《骆两溪集》。骆文盛集初为蔡汝楠所刻,凡七卷,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