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安南纪略
三十卷,首二卷。清乾隆帝敕撰,方略馆编纂。记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五月至五十六年三月援助安南国王黎维祈复位及敕封阮光平为王纪历。内容包括安南内讧,黎维祈为阮氏所逐,两广总督孙士毅率兵征伐阮氏,复维祈封和阮氏复立,求附朝贡。对战争、求降、朝贺、没旗诸项等据当时章奏上谕,按日排比,编次勒成,详载始末。未刻印,北京图书馆有抄本。1986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以北京图书馆所藏抄本影印本,收入《中国文献珍本丛书》。
三十卷,首二卷。清乾隆帝敕撰,方略馆编纂。记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五月至五十六年三月援助安南国王黎维祈复位及敕封阮光平为王纪历。内容包括安南内讧,黎维祈为阮氏所逐,两广总督孙士毅率兵征伐阮氏,复维祈封和阮氏复立,求附朝贡。对战争、求降、朝贺、没旗诸项等据当时章奏上谕,按日排比,编次勒成,详载始末。未刻印,北京图书馆有抄本。1986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以北京图书馆所藏抄本影印本,收入《中国文献珍本丛书》。
七卷。唐卢照邻(634?-686?)撰。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北京大兴)人。自幼笃志于学,十岁从于文字学大师曹宪、王义方学《埤苍》、《尔雅》。博学多才,善为辞章。曾调邓王府典签,转新
一卷。清郝懿行原撰,清王念孙刊误。是编前有共和八年己未(1919年)罗振玉序。是编原写本旧藏贵阳陈松山家,首尾朱墨烂然,凡一语有未安,一字有讹脱,均以朱笔订正。以书迹观之,多出念孙手,间有一二为引之所
六卷。明洪鼐撰。鼐字廷器,寿昌(今浙江建制)人。正德五年(1510)举人,官国子监助教。出制凤阳,归筑室莲谷。精研理学。该书不载经文,只是随意标举某节某句而加以解说。大旨主于良知之学,对朱熹《本义》、
九卷。清汪绎(?-1711年左右)撰。汪绎,字玉轮,号东山,江苏常熟人。康熙年间进士,授修撰。曾于扬州奉命校《全唐诗》。汪绎文词富赡,著有《秋影楼诗集》。该集是其弟子查慎行所刊。集中以近律为多,前有查
一卷。清赵坦撰。坦有《春秋异文笺》,已著录。此书未见别种刊本。观其“札记”之名,疑书中内容本不限于经部,阮元编辑经解时,摘录其说经的内容辑成此书。中间时引程瑶田、丁杰、董丰垣诸人之说,文下间有戚学标、
二十二卷,清曾受一修,王家驹纂。徐鼎续修,杨彦青续纂。曾受一,东安人,曾任江津县知县。江津县旧有传钞县志二帙,一为明嘉靖知县杨元吉嘱邑人杨几川纂,一为清康熙知县王璧嘱邑人龚湄纂。乾隆年间曾受一始采二家
二册。不著撰人。此书不著时代,按其说考证,应在乾隆皇帝南巡之后。书分上下二册,上册以竹西芳径为顺序,列图二十四幅,下册以高咏楼为顺序,列图二十四幅。全篇共四十八幅图,上页说明,下页为图。所纪康熙、乾隆
十四卷。明顾潜(1471-1534)撰。顾潜,字孔昭,号桴斋,晚号西岩,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明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直隶提学御史,改马湖知府未任,罢归。著有《静观堂集》。是集凡十四卷。收诗
见《周生子要论》。
一卷。晋阮籍撰。辑佚书,清王谟(生平事迹见《乐经》条)辑。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博览群书,尤好老庄之学,与山涛、嵇康等交游,为“竹林七贤”之一。善弹琴,著有《乐记》,早已亡佚,《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