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难经本义

难经本义

二卷。元滑寿(1304-1386)注。滑寿字伯仁,号撄宁,原籍许州(今河南许昌),后迁居仪真(今江苏仪征)、鄞县(今属浙江省)等地,元代著名医学家。滑寿出身于仕宦之家,博通经史,尤精医道。曾先后从师于当世名医王居中、高洞阳,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医学典籍颇有研究,临床善于审症用药,尤以针灸之术闻名当世。滑氏除注释古代医书外,另著有《十四经发挥》、《读素问钞》等。《难经》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旧题秦越人撰。秦越人即扁鹊,战国时代著名医学家,渤海郡(今河北任丘)人,曾学医于长桑君,精通妇科、儿科、五官科及中医内外各科医术,脉疹奇绝,名闻天下,《史记》有传。《难经》为我国古代著名医学经典之一,约成书在《内经》之后,《伤寒杂病论》之前,即战国至秦汉时期。书中就《内经》理论问题设有八十一难,展开讨论,是以为名。全书内容涉及问题广泛,而阐述十分精要。大部分篇章探讨脉象、经络、脏腑等方面问题,对中医理论,尤其是脉象之学,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难经》始载隋唐志书,三国时代吴国太医吕广曾有注本,已失传。唐代张守节注《史记·扁鹊列传》所引之《难经》,悉与滑氏注本相合,当可证明滑氏所注即据古本。《难经》注家甚多,惜均无传本。滑注博采十一家之说,因而不但使《难经》孤本传世,而且保存了诸多已佚之历代注家观点。滑寿以自己见解融汇各家观点,辩论精,辟,考证详审。今有明刻《医要集览》本。其书首列《〈难经本义〉汇考》一篇,阐述该书之名义源流。次列《〈难经本义〉阙误总类》一篇,叙列书中脱文误字。又列《〈难经本义〉图说》一篇,解说脉象、经络、脏腑、气色与病理病机之关系。之后是正文,共分二卷八十一篇。书前有元至正时张翥等所作序文四篇,可为了解该书之引导。另有明吴勉学刊古今医统本,守山阁刊本,日本国佚存丛书本。1956年商务印书馆出铅印本,1987年江苏科技出版社出校注铅印本。

猜你喜欢

  • 三传折诸

    四十四卷。张尚瑗(生卒不详)撰。张尚瑗字宏蘧,又字损持,吴江(今属江苏)人,清代经学家。康熙二十七年进士,官兴国知县。张尚瑗曾师从朱鹤龄,治《春秋》经传之学。朱氏曾作《读左日钞》,张氏仿其师作《三传随

  • 会辅堂问答记略

    二卷。署亦畸编辑。亦畴清末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书后有跋,题其祖籍三韩,即今东北地区。跋中还称其祖于光绪癸未年建令辅堂,按期会讲。诸生有问答者,辄同他们反复辩论,回家后必转述给家塾,所录即其祖当年口

  • 诸子平议

    三十五卷。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省德清县人。道光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因事罢职。后侨居苏州,主讲苏州紫阳书院、上海求志书院、德清清溪书院、归安龙湖书院等。而主

  • 九家集注杜诗

    三十六卷。宋郭知达编。郭知达字子肃,一字噩南。四川人,一说闽清(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是书凡三十六卷。集王洙、宋祁、王安石、黄庭坚、薛梦符、杜田、鲍彪、师尹、赵彦材之注。颇为简要。据郭知达序称,“

  • 放翁词

    一卷。宋陆游(1125-1211)撰。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1172),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少年时深

  • 厚德录

    四卷。南宋李元纲撰。李元纲生平事迹详见《圣门事业图》。此书杂采诸家笔记杂说,记载廉洁官吏善政及州县诸多事例等,以垂范教人为善,故称《厚德录》。书中盛称因果报应,兼以神怪。如言张孝基以还产为山神,谓福州

  • 江人事

    四卷。明宋佚编撰。佚原名之盛,字未有,号星子,崇祯十二年(1639)举人,研治宋儒之学,以明道先生为宗。战乱之后隐居髻山,人称白石先生。该书以临汝章于今汇集的《诸忠节传》为蓝本;按类编排删定而成。所谓

  • 女昆仑

    清裘琏(1644-1729)撰。裘琏,字殷玉,又字村,号废莪子,浙江慈溪人。少孤,年未壮,著作已等身。康熙五十四年(1715)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时裘琏年逾七旬,遂乞归,以山水自娱,著作日富。康熙二

  • 大雅堂摘稿

    不分卷。明况叔祺(约1565年前后在世)撰。况叔祺,字吉甫。江西高安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贵州提学佥事。著有《考古词综》等。此集《千顷堂书目》不载。《江西通志》亦称是时王、

  • 遵道录

    八卷。明湛若水(见《格物通》)撰。此书所辑皆为明道(程颢)的论说。其书所以名“遵道”,他在自序中称“夫遵道何为者也?遵明道(程颢)也。”他认为宋代理学诸儒中,能得孔孟心事,体用一贯之旨的是周敦颐和程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