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韵海镜源

韵海镜源

一卷。唐颜真卿撰,清黄奭辑。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祖籍山东临沂。师古五世孙。开元中举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卒赠司徒,谥文忠。生平博学工辞章,精书法,与柳公权并称“颜柳”,对后世影响殊大。《唐书·艺文志》著录《韵海镜源》三百六十卷。《唐会要》云:“大历十二年(777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刑部尚书颜真卿撰《韵海镜源》三百六十卷,表献之。诏付集贤院。”唐封演《闻见记》卷二云:“天宝末,平原太守颜真卿撰《韵海镜源》二百卷,未毕,属藩寇凭陵,拔身济河,遗失五十馀卷。广德中为湖州刺史,重加补葺,更于正经之外,加入子史释道诸书,撰成三百六十卷。其书于陆法言《切韵》外,增出一万四千七百六十一字。先起《说文》为篆字,次作今文隶字,仍具别体为证,然后注以诸家字书。解释既毕,征九经两字以上,取其句末字编入本韵,爰及诸书,皆仿此。自有声韵以来,其撰述该备,未有如颜公此书也。大历二年(767年),入为刑部尚书,诣银台门进上之。奉敕宣付秘阁,赐绢五百匹。”据此,则知此书实为按韵编排的类书。以按韵编排,其广如海,昭之如镜,自末寻源,故名《韵海镜源》。《崇文总目》作十六卷,亡佚已多,后渐不传。黄奭辑本刊入《汉学堂丛书》,有清道光中甘泉黄氏刊光绪印本。

猜你喜欢

  • 大乘大义章

    三卷。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大乘大义章》亦称《问什师大乘深义》,是慧远请学姚秦天竺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就大乘经深义所问什师,略问数十条事。经使者传递什师一一开答之书偈

  • 絜斋家塾书抄

    十二卷。宋袁燮(1144-1224)撰。燮字和叔,号絜斋,两浙路鄞县(今属浙江省)人。南宋经学家、文学家。淳熙辛丑(1181)进士,官至显谟阁学士,卒谥正献。燮少时以名节自期,任礼部侍郎时,曾与史弥远

  • 婺书

    八卷。明吴之器撰。之器字赐如,义乌人。该书举金华一郡人物述而志之。有名臣传、节义传、儒林传、孝友传、文苑传、逸民传、仙释传、方技传、游寓传、循绩传、附传、家传,共十二类。晋江吴载龟序,称此书结构谨严,

  • 孙子书

    见《孙子书校解引类》。

  • 前定录

    ① 一卷。续录一卷。唐钟辂撰,年里生卒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官崇文馆校书郎。《崇文总目》、《宋志》小说类题钟辂撰,另有钟辂《感定录》一卷,疑是一书。《直斋书录解题》曰:“唐崇文馆校书钟辂撰,

  • 史尚书行述

    一卷。附一卷。清史丙荣等撰。丙荣字桂材,江苏江都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官至亳州知州。此书记其父史致俨事迹。致俨字容庄,号望之,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书中所述大率赞誉致俨

  • 吕氏笔弈

    八卷。明吕曾见(生卒年不详)撰。吕曾见,字眉阳,绍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由贡生官西安县教谕。书首有方应祥、邹维琏、汪庆伯、吕奇策序,诸人皆为万历中人,由此而知吕曾见也是万历中人。前二卷多说经义,其学

  • 唐折冲府考补拾遗

    一卷。罗振玉撰。详见《唐折冲府考补》条。

  • 汉魏石经残字叙录

    一卷(排印本)。王献唐(1897-1960)、屈万里(1907-1979)合著。王献唐,名琯,字献唐,后以字行,山东日照人。1929年任山东图书馆馆长,搜罗乡邦文献及钟鼎彝器、泉币、钵印、封泥、石刻、

  • 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三编

    (民国十九年拓本)吴宝炜编次。宝炜字宜常,河南潢川人。著有《魏三体石经录》等。此书集拓残字四卷,是继马衡《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初编》而作的。集一百七十八石。其中《周易》九石三十一字;《尚书》十二石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