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饮骚

饮骚

二卷,又名《离骚笺释》十卷(《山响斋别集》)。清贺宽(生卒年不详)撰。贺宽,字瞻度,号柘庵,丹阳(今江苏丹阳)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官大理寺评事,后弃官闭门读书,被称为逸民。卷首有王弘、倪会宣的序,作者自序,目录叙,凡例四条,沈亚之《屈原外传》,楚三闾大夫半身像,《饮骚原始》,司马迁《屈原列传》,《饮骚之目》(上卷《离骚》、《九歌》、《天问》,下卷《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大招》、《招魂》、《九辩》)。上卷署“丹阳贺宽瞻度私笺,古虞倪会宣尔犹、良常周而衍东会同阅。下卷署“丹阳贺宽瞻度私笺,澄江陈其难克艰、昆陵蒋理正至正同阅,正文后附《诸家评骘》(计十八家:司马迁、王逸、曹丕、萧统、沈约、刘勰、李白、苏轼、苏辙、洪兴祖、朱熹、祝尧、何景明、王世贞、刘凤、陆时雍、蒋之翘、金蟠)。《饮骚》参考朱熹的《楚辞集注》与黄文焕的《楚辞听直》,但认为“朱子之说近于略,黄子之说近于纤,折衷其间,如吾意而止,不敢示人也”(《自序》),故此书称“私笺”。每篇题下录王逸小序,校以朱熹小序。正文分章而注,按凡例四条所言,每章后均列“音”、“释”、“笺”、“评”四项分别注释,诗后另有“总评”(引各家说法)。其“音”、“释”部分,多从朱说,“笺”多从黄说,“评”按己意引各家说。版本有清康熙间(1662-1722)华天章刻本,南京、上海图书馆藏,北京大学藏不分卷本。北京图书馆藏本题《山响斋别集饮骚》。

猜你喜欢

  • 太常因革礼

    一百卷。欧阳修(1007-1092)等奉敕撰。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杰出文学家。天圣八年(1030)甲科进士。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熙宁初,对王

  • 金匮玉函经

    八卷。汉张机(详见《伤寒论》)撰,晋王叔和(详见《脉经》)编。张机曾撰《伤寒杂病论》一书,久已散佚。王叔和将张机原著一部分整理编次为《伤寒论》。此书与《伤寒论》内容大同小异,虽文词或有不同,但意义皆通

  • 六韬

    六卷。旧本题周吕望撰。望姜姓,吕氏,名尚,亦字子牙。生卒年及籍贯皆不详。助周灭商,周武王尊其为师尚父。周成王亲政后,因功封于齐。其人多谋善断,长于用兵。故后人托其名而撰是书。是书之伪前人早已发其端。明

  • 汜胜之书

    二卷。汉汜胜之(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汜胜之(《续四库全书提要》又作“范胜之”),汉成帝时为议郎。曾被派到三辅(今关中平原)指导农夫耕种,政绩斐然,后迁为御使。著有著名农学著作《汜胜之书》。《汜胜

  • 皇甫持正文集

    六卷。唐皇甫湜(约777-830)撰。皇甫湜,字持正,睦州新安(浙江淳安)人。唐宪宗元和元年(806)进士及第,官至工部郎中。性急好酒,恃才傲物,多次触犯同僚,遂自求分司东都,被东都留守裴度召为判官。

  • 读易韵考

    七卷。明张献翼撰。献翼字幼举,一字幼于,号百花山人;后更名敉。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嘉靖中国子监生,曾为官,后弃官专攻《易》学。尚著《周易纪闻》、《学易标闻》等。此书取《周易》之王肃、李轨、徐邈音注

  • 张氏易学十一种

    西十四卷。清张惠言(1761-1802)撰。张惠言字皋文,号茗柯。儿童时代便能读《易》,年14作童子师。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历官庶吉士,翰林院编修。精散文,工诗词,为常州词派的创始人。又与恽敬

  • 郑君纪年

    一卷。清陈鳣(1753-1817)撰。陈鳣字仲鱼,号简庄,浙江海宁人。嘉庆举人。通文字训诂之学,长于校勘、辑佚,著有《论语古训》、《石经说》、《恒言广证》等。此书据郑玄本传,参以群书,排次事实,系以年

  • 舆地碑记目

    四卷。宋王象之撰。王象之,金华(今属浙江省)人,曾知江宁县。所著《舆地纪胜》二百卷,是一部南宋地理总志,约1227年成书。《舆地碑记目》为其中的四卷,以天下碑刻地志之目,分郡编辑,各注其年月姓氏大略于

  •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