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驳五经异义

驳五经异义

十卷,《补遗》一卷。东汉郑玄(详见《周易郑康成注》)撰。据《后汉书·许慎传》记载,许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作《五经异义》阐述己见。郑玄也因此作了《驳五经异义》百余万言,反驳许慎之说。在《隋书·经籍志》经部中,记载有《五经异义》十卷,“后汉太尉祭酒许慎撰”,却没有提到郑玄驳义之文。《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载有该书十卷,并注明为郑玄驳。说明郑玄的驳文已散附于许慎《五经异义》原文之中,并没有独立成书流传于世。至《宋史·艺文志》又不见记载,说明此书至唐以后失传。后学者们从《初学记》、《太平御览》、《通典》及诸经注疏中辑录其所引的有关《五经异义》及《驳义》的文字,成为今天所见到的《驳五经异义》。清修四库全书时由山西巡抚采进,题为宋王应麟编,但没有确切依据。原书编排混乱,条理不清,经四库馆臣详加校正,重新编排,成《驳五经异义》十卷。当时著名经学家朱彝尊、惠栋又从诸书中辑出郑玄驳文数条,四库馆臣又将其与他们所辑而原书没有的数条综合订正,除去重复,共得五十七条,别为《补遗》一卷。从此该书又开始流传。后经清代经学家们多年研究,至嘉庆年间,翰林院编修陈寿祺以孔广林抄本为基础,集各家之所得重新编订成《五经异义疏证》三卷,成为质量最好,收录最完备的本子。现在有清抄本七种,其中《郑学四种》本一种,存上海图书馆;《郑学五种》本一种,存北京图书馆;《郑学十八种》本四种,北京图书馆存二种,北京大学图书馆存一种,福建省图书馆存一种,《高密遗书》本一种,存北京图书馆。

十卷。东汉郑玄(见《周易注》)撰,黄奭(生卒年待考)辑。黄奭字右原,江苏甘泉人,道光壬辰(1832)钦赐举人,清代经学家。著作有《尔雅古义》十二卷,《尔雅众家注》二卷,《字书》一卷,《小学》一卷,《范子计然》一卷,《正谊录》五卷,《胪云集》二卷等。另辑有《汉学堂丛书》二百十四种。汉代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对经书的解释各有不同,据《后汉书·许慎传》云:“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郑玄针对许慎作《驳五经异义》。此书唐以后亡佚,惟散见于《史记注》、《北堂书钞》、《初学记》、《通典》、《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及诸经义疏之中。清代孔广林、袁钧、马国翰等均有辑本。黄奭辑本后出,故较其他辑本为详,然有舛误,当参诸本而读之。有《汉学堂丛书》本,《通德堂经解》本。

猜你喜欢

  • 礼记释注

    四卷。清丁晏(1794-1875)撰。丁晏,字俭卿,又字柘堂、柘康,号石亭居士,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清代著名经学大师。道光元年(1821)恩科举人。丁晏为人清廉,富有公心,曾为救灾疏浚河道,修建公共

  • 尚书解诂

    五十八卷。近代柳荣宗(详见《说文引经考异》)撰。此书原稿不分卷。若以《尚书》的篇目次序来考订的话,知其为五十八卷。此书之解诂颇为精审,引证也详明、确当,可补前人之不足。如释《尧典》中“曰若稽古帝尧,曰

  • 孟子时事考征

    四卷。清陈宝泉撰。宝泉字凤石,安徽泾县(今安徽泾县)人。嘉庆举人。是书以《通鉴纲目》为经,杂引《史记》、《战国策》、《竹书纪年》与诸家编次孟子事迹图谱,信而可证的,以之为证。是书成于周广业《孟子四考》

  • 周易述补

    ①四卷。清江藩撰。藩字国屏,又郑堂,江苏甘泉(今扬州)人,学《易》于惠栋。惠栋撰《周易述》二十卷未竟而卒,尚缺自鼎至未济十五卦及序卦杂卦二传。作者依惠栋原书体例,增补完成之。凌延堪为之作序。今存《续清

  • 伤寒论条辨续注

    十二卷。清郑重光(生卒年不详)撰。郑重光字在章、在莘、素圃,歙县(今属安徽)人。郑氏精通医术,对于温病、伤寒之学颇有研究。著有《郑素圃医书五种》、《素圃医案》、《温疫论补注》等书。郑氏推崇方有执所著的

  • 春秋属辞比事记

    四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毛氏认为“属辞”是“史文之散漶者宜合属也”,“比事”是“史官所载之事畔乱参错而当为之比以类也”。既反对汉儒所谓“属合辞令,比次战伐”之说,亦不赞成后儒所谓“辞有褒讥

  • 指月录

    三十二卷。明代瞿汝稷(生卒年不详)集。《指月录》一书,录述从过去七佛到宋大慧宗杲的禅宗传承法系650人的言行传略。卷一、二、三述过去七佛,应化圣贤,西天祖师;卷四述东土祖师,从菩提达磨到六祖慧能;卷五

  • 大政记

    三十六卷 明朱国桢撰。朱国桢字文宁,乌程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是书以编年体裁记载洪武元年(1368)至隆庆六年(1572)史事,繁简多有未当,殊乏史裁。

  •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六十卷。宋章定(生卒年不详)撰。章定建安(今福建省建瓯)人,生平事迹亦不可考。唯此书二十六卷中载其曾祖元振为建炎中进士,官广东提举常平。此书作于嘉定己已(1209)。书的体例,以姓氏分韵排纂。各序源流

  • 泽雅堂诗集

    六卷。《二集》十八卷。清施补华(1835-1890)撰。施补华字韵甫,乌程(浙江吴兴)人。领乡荐,屡试礼部不第,遂入左宗堂幕府,以军功累官至候补二品衔道台,未实授,卒于客途。其诗内容以抒写见闻感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