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高邮州志

高邮州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杨宜仑原修本,清冯馨增修,夏味堂等增纂。冯馨,浙江嘉兴县人。吏员,嘉庆十三年(1808)任高邮知州,十六年离任,二十年回任。夏味堂,字鼎和,号澹人,夏之蓉孙,高邮人。乾隆三十年(1765)拔贡,四十六年举人,晚年无意仕进,两次与修州志,著有《遂园诗文抄》等。嘉庆十六年(1811),高邮知州冯馨以引见入京,行前嘱署任议局修志,延夏味堂等人分纂,不久书成。续增新志限断为乾隆四十八年至嘉庆十八年。卷前有嘉庆十八年冯馨《序》、《高邮州志原序》、《重修高邮州志序》和旧志凡例、增修凡例、总目、增修姓氏;卷首为恩纶、天章;卷一舆地志,其目为舆图、星野、疆域、建置、山川、古迹;卷二河渠志,其目为运河、下河、堤工、五坝、源委;卷三民赋志,其目为户口、田赋、蠲免;卷四食货志,其目为仓储、物产;卷五学校志,其目为规制,祭仪、经籍、礼器、学田(书院规条附);卷六典礼志,其目为仪制、祀典、风俗;卷七军政志,其目为兵防、漕运、屯田;卷八秩官志,其目为官制、文职、武职、宦迹;卷九选举志,其目为征辟、进士、乡举、岁贡、铨选(封荫附);卷十人物志,其目为列传、忠烈、孝行、政事、文苑、武略、笃行、寓贤、列女、方伎、仙释;卷十一艺文志,其目为书目、奏议、记、序、书、传、赋、诗、杂体;卷十二杂类志,其目为灾祥、轶事。因乾隆志体例详审,故新志一遵乾隆志例,其新补之事,依目分附于旧志之后,冠以“增补”二字以别之。卷首“恩纶”中增补了康熙、雍正年间的有关谕旨,葺补了前志遗漏之处。舆图一目,新增了万寿宫图、文昌宫图、奎楼图和州署图。有清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重刻本、清光绪九年(1883)重刻本。

猜你喜欢

  • 承晋斋积闲录

    一卷。清梁献著。梁献,生卒年不详。字闻山,号松斋,安徽亳州(今安徽毫县)人。梁献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中举,官四川巴东知县。其书源于董其昌,与梁同书、梁国治有“三梁”之誉,与孔继涑有“南梁北孔”之

  • 毛郑诗考正

    四卷。清戴震(1723-1777)撰。戴震字慎修、又字东原,号杲溪,休宁(今安徽屯溪市)人,清代著名思想家、考据学家。商贩家庭出身,少而好学。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中江南乡试,后屡考进士不第。乾隆

  • 或问小注

    三十六卷。旧本题朱熹撰,实乃老学究所纂辑。该书参考了《朱子语类》、《朱子文集》、《四书大全》、《四书蒙引》、《四书存疑》、《四书浅说》、《四书翼注》等书籍,删并《朱子文集》、《朱子语类》,辑成此书。宋

  • 瓯香馆法帖

    四卷。清恽寿平(1633-1690)书,冯宜瑜刻。冯宜瑜生平见《慕义堂梁帖》。恽寿平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又字正叔,号南田,别号云溪外史,晚号东园草衣、白云外史等,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恽寿平生逢

  • 浮云校帖

    六卷。明蒋之奇(生卒年不详)书,其子蒋胤敬、蒋胤睿勒刻。蒋之奇,字如奇,号一先,工于书法,四十余年片刻不废,但极少应人求书,故流传不多。该帖之六卷中,前四卷为蒋氏自书,后两卷为其所藏《怀素千字文》和苏

  • 通俗篇

    三十八卷。清翟灏(?-1788)撰。翟灏字大川,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乾隆进士,官金华教授。《通俗篇》是翟灏的一部杂考之作,采集俗语、成语、方言词语等五千余条,分天文、地理、时令等,分别考辨语义,

  • 谢山存稿

    十卷。明陈吾德(约1580年前后在世)撰。陈吾德,字有斋,广东新会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官至浙江按察司佥事。著有《谢山存稿》。陈吾德承陈献章之学,以气节著称。居官时曾忤张居正,

  • 雪庵清史

    五卷。明乐纯(生卒年不详)撰。乐纯,字思白(一说字自禾),号雪庵,自号天湖子,沙县(今福建省沙县)人。廪生,工书、画,善诗文,尤通古文辞,且博通经史,著有《雪庵清史》、《红雨楼集》等。此书共五卷,皆为

  • 春秋胡传翼

    三十卷。明钱时俊(1565-1634)撰。时俊字用章,海虞(今江苏常熟)人,侍御史钱岱的长子。父子都潜研经学,钱岱以《诗经》名家,时俊则精于《春秋》。该书编首载本书凡例、《胡传凡例》、《春秋正经音训》

  • 石经仪礼

    一卷。清马国翰辑。所辑《仪礼·大射仪》文七十五字,与今本相同。近世出土的熹平石经数百石,《仪礼》各篇大体可见,其中与今本不同的很多。吴兴徐鸿宝所藏新出《大射仪》一石十二字,恰在此碑之下。只是此石“媵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