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
【源】 ①必有战伐之功,因以为氏(60,62)。②清镶白旗蒙古马甲六十之妻为伐氏(260)。【布】 浙江上虞(279)、安徽淮南(362)、台湾苗栗(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伐子,周时人(60,62)。
现行罕见姓氏。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清人张澍之说云: “必以有战伐之功,因为氏。”
周代有伐子。
【源】 ①必有战伐之功,因以为氏(60,62)。②清镶白旗蒙古马甲六十之妻为伐氏(260)。【布】 浙江上虞(279)、安徽淮南(362)、台湾苗栗(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伐子,周时人(60,62)。
现行罕见姓氏。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清人张澍之说云: “必以有战伐之功,因为氏。”
周代有伐子。
读音:Pìlìchén【综】 代北姓。譬历辰氏后改为辰氏,见《魏书·蠕蠕传》(7,12,21,44)。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代人,改为辰氏。”或作 “辟历辰”。
读音:Zú【源】 古代制石箭者以为姓(91)。《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历史上的姓氏。古代制石箭者以为姓。”䃚, 当指石制箭头。
读音:pú gǔ与“仆固”同。
读音:Nílā【综】 清满洲镶蓝旗中有尼拉氏(259)。
读音:Chí【音】 亦音Shǐ(75)。【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及《康熙字典》(62,80)。【布】 大陆有此姓(91)。《姓氏词典》引 《中国姓氏汇编》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Shāl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瓦尔喀(23,63,180,260)及赫图阿拉(180)。【变】 后改姓为边、查等氏(180)。【人】 清正白旗满洲前锋校萨尔胡达之妻为沙拉氏(260)清代满
读音:Mǔqiū《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据《姓源韵谱》注云: “以采邑为姓氏。春秋时齐大夫食邑,因氏。汉有母邱长。”
读音:Jiāngqí《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据 《路史》云: “源於姜姓。春秋时齐公族。” (按: “将其”,其他姓氏书未见有载,疑乃“将具” 氏之误。盖其、具形近而讹。)
读音:Qiào《姓氏词典》 引 《后汉书》收载,其注称: “汉有峭王。”未详其源。
读音:xū qú与“须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