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ái【源】 百济(朝鲜古国)人姓,见《会韵》(7,15,17,80)。历史上百济姓氏。《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其注云: “古代朝鲜百济国的姓氏。《集韵》中有记载。”《姓氏词典》亦注云:
读音:Fěi【源】 见《玉棠字汇》(63)。《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Èluó《姓氏词典》 引 《周书》 收载,“北周有遏罗诃地。”未详其他。
读音:Kāěrkā【综】 蒙古族姓。源于元末时喀尔喀万户,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有此姓(384)。喀尔喀为蒙古六万户之一,共12部,其中内喀尔喀五部,外喀尔喀七部。元代蒙古族姓氏。本部落名,或以部为
读音:Dǔn【源】 春秋时郑公族趸之后,以名为氏,见《姓源》(62)。《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亦收。其注云:“极罕见姓。”未详其源。
读音:bá后梁有跋异,阳人,画家。(见《五代名画补》)极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入声部。未详其源。五代时有跋异,汧阳人,工画佛道神鬼。
读音:Shìzhēn【源】 ①春秋时晋康公之支子士贞之后,见《姓源》及《穀梁传》(12,15,17,60)。②春秋时晋大夫之裔士渥浊贞子之后(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
读音:Pān【源】 见《中华姓府》(63)。河南林县(343)、云南东川(380)、浙江萧山(209)、江西宁都(280)、陕西柞水、山西太原、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西之灌阳,云南之马
读音:Xī【源】见《字汇》(86)。【望】河东(418)。《姓氏词典》 引 《字汇》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Wēn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香河,山西之运城、忻州,广东之吴川,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