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ún

【源】 相传为黄帝时乐人伶伦氏(一作泠伦)之后,或改为单姓伦氏(7,12,17,60)。【望】 京兆(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1%。尤以河北、吉林等省多此姓,二省伦姓约占全国汉族伦姓人口77%。【人】 伦元庆,唐时京兆人,监察御史(7,2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南北方皆可偶见。今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昌乐,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湖北之老河口,广东之新会、高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壮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注引 《风俗通》 云: “黄帝乐人伶伦氏之后。今密州多此姓。”此以名为氏。望出京兆。

唐代有伦元庆,京兆人,监察御史; 元代有伦信; 明代有伦文叙,南海人,修撰。

猜你喜欢

  • 读音:Mín【综】 原为缗氏,因避唐李世民之名讳,改为緍氏(80)。亦见《姓解》(9)、《集韵》(86)。《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解》注云:“系缗姓分族。”

  • 读音:luó姓见《姓苑》。

  • 读音:Jì【源】 殷人七族之一为錡氏,见《左传》(6,9,12,17,60)。【望】洛阳(17,418)。【布】福建安溪(341)、台湾(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錡宣,见《战国策》(1

  • 西法齊

    读音:Xīfǎqí【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绥分(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绥芬地方,为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初白大

    读音:Chūbáidà【综】 藏族姓(房名)。四川阿坝州南坪、平武等地均有此姓,汉姓为杜(249)。

  • 三種

    读音:Sānzhǒng【源】 代北姓,见《复姓录》(12,63)及《姓苑》(7,9)。《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 達魯特

    读音:Dálǔ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锡喇塔拉(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锡喇塔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谷浑

    读音:yù hūn吐谷浑归化,改为谷浑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代北姓,后改为浑氏。(见孔至《杂录》)

  • 巴魯

    读音:Bālǔ【综】 清镶黄旗满洲笔帖式吴格之妻为巴鲁氏(260)。

  • 伊思馬

    读音:Yīsīmǎ《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 收载,“元有伊思马·耳哀。”未道其详。(按:疑此非姓,乃西域人名。或作伊斯马尔,乃因伊斯兰教而取人名,姑收录以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