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
【源】 ①见《姓苑》(62)。 ②裕固族姓(198)。【布】 山东新泰(359)、甘肃肃南(198)、台湾台北(68,261)、北京、山东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新会,山西之大同、榆次,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裕固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 亦收藏; 《姓氏词典》 引《新元史》亦收,未详其源。
元代有凯霖。
【源】 ①见《姓苑》(62)。 ②裕固族姓(198)。【布】 山东新泰(359)、甘肃肃南(198)、台湾台北(68,261)、北京、山东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新会,山西之大同、榆次,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裕固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 亦收藏; 《姓氏词典》 引《新元史》亦收,未详其源。
元代有凯霖。
读音:Huī【综】 源出不详。河南林县(343)、山东新泰(359)、台湾(68,261)、云南顺宁、昌宁(62)、畹町、河北遵化、唐山、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获鹿
读音:Qǔzǐ【源】 帝喾高辛氏之妃为娶訾氏,曰常仪,生挚,见《袁王纲鉴》(63)。即娵訾氏。
读音:cháng shā《仓颉庙碑》:汉扶万年县有长沙姓。(见《姓录》)
读音:Bèng【音】 又音多(Duō)(7,12,21)、崩去声(Bèng)(60)。【源】 傰伯綮,见《穆天子传》。伯爵,綮名,是傰以地为氏(60)。亦见《集韵》(86)。【变】 与朋,ҍ
读音:nā lóu后魏时代北姓,后改为蒌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Mǎměng【综】 蒙古人姓。《元史》有西充主簿马蒙古歹(17,62)。《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 《姓氏词典》引 《姓觿》亦载,“元有西充主簿马蒙古歹。”未详其他。
读音:Xīlǎdé【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扬什木(23,63)。【变】清正白旗蒙古护军赶福之妻为西勒忒氏,正蓝旗蒙古马甲董宁之妻为锡拉努特氏(260),〔西勒忒〕、〔锡拉努特〕等似均为锡喇德之异译。
读音:Gěsà【源】 回纥九姓,其六曰葛萨,见《唐书》(60,62,63)。历史上回纥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唐书》 云: “回纥九姓,六曰葛萨。”
读音:Chánglú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有载,其注“长卢”云: “《庄子》作 ‘长芦’; 《诸宫旧事》 作 ‘长庐’。以地为氏。”
读音:Kěxì【综】 北魏时有可悉陵,年17为都幢将,从太武帝猎,空手博猛兽以献,封暨阳子(7,24,26,63)。张澍考证,《魏书·列传》载,拓拔素长子为可悉陵,素太祖从母所生,盖姓拓拔,可悉陵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