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烈
【源】 凯烈即克烈之异译,清时称喀喇,为部落名,其先为汉时高车部人。以部为姓(23)。【变】 ①亦作克烈(79)。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喀喇(24)。 ②元时冀宁路达鲁花赤阿思兰,凯烈氏,子孙因其名有兰字,遂以兰为氏(57)。【人】 诸都剌(亦作暗都剌、温都尔),凯烈(一作喀喇)氏,元至顺中累迁襄阳路达鲁花赤,元统初官益都路总管(24,57,61,399)。
《姓氏词典》 引 《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元益都路总管谙都刺,姓此氏。”
【源】 凯烈即克烈之异译,清时称喀喇,为部落名,其先为汉时高车部人。以部为姓(23)。【变】 ①亦作克烈(79)。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喀喇(24)。 ②元时冀宁路达鲁花赤阿思兰,凯烈氏,子孙因其名有兰字,遂以兰为氏(57)。【人】 诸都剌(亦作暗都剌、温都尔),凯烈(一作喀喇)氏,元至顺中累迁襄阳路达鲁花赤,元统初官益都路总管(24,57,61,399)。
《姓氏词典》 引 《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元益都路总管谙都刺,姓此氏。”
读音:Dòu/Dow【综】源出不详。江苏武进有此姓(314)。
读音:Shān【综】 源出不详。山东莱阳有此姓(62)。
读音:Càn【源】古潜国在楚地(故城在今安徽潜山),以地为氏(17,60,62)。 【望】临州、雁门(17,60,418)。 【变】亦作〔濳〕(62,418)。 【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人】潜
读音:Hóushù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xī【源】 ①古有西国(或指西陵古国),见《国名纪》。以国为氏,见《姓考》(17,62)。或谓禹学于西王国之后,见《姓考》(17)。古西王母国,故城在今河北承德。《尔雅·释地》:孤竹、北户、西王
读音:Cāo《中国姓氏辞典》收载,其注称: “纯回族姓氏。人数很少。”未详其他。
读音:qǐ lián即出连氏。(见《西秦录》)
读音:Yuèlè【综】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奚喜之妻为岳乐氏(260)。
读音:táng dù【源】 帝尧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刘(故城在今河北唐县)。裔孙刘累之裔封方城之唐(故城在今湖北随州西北90里之唐县镇),是为唐公,楚灭唐,徙杜(故城在今陕西长安东南故杜陵县地),为唐杜
读音:Zhé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哈达(23,63,180,260)。【变】 亦作〔哲理〕(259,260)。【人】 哲哩喀锡启,清满洲镶黄旗人。由五品官从征陕西阵亡,赠云骑尉(23)。清代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