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hū

【源】 ①颛顼帝之孙名叔歜,其后以名为氏,见《路史》(60,62)。②相传为颛顼时代八凯之一叔达之后(6,7,21,60)。③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叔牙之后,见《姓苑》(17,21)。一说,鲁桓公之子叔弓之后(9,21)。④春秋时鲁宣公篡鲁文公之位,文公之子叔��不义其兄所为,终身不食其禄,别其族为叔氏(7,12,17,60)。⑤春秋时晋大夫叔向之后(6,12)。⑥河南叔氏,为北魏时献帝叔父乙旃氏所改,见《魏书·官氏氏族志》(7,17)。【望】 鲁郡(17,60,418)。【布】 台湾桃园(68,261)、辽宁辽中(293)、山东新泰(359)、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人】 叔兴,周时内史(21)。叔报,唐时赵人,任万年令(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黑龙江省之嫩江县,山西之太原、大同及晋中地区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据 《路史》注云: “颛帝后有叔氏。” 又云:“颛顼之孙名叔歜,后以为氏。”此当以名为氏。②其据 《路史》 又云: “大岳后。” 大,同 “”。太岳,四岳之一; 相传为尧臣羲和之子。《姓氏词典》 称:“相传太岳系炎帝后裔。” 故此当系出姜姓。③郑樵注云: “或言八凯叔达之后。” 八凯,或作 “八恺”。古史相传高阳氏有才子八人, 即苍舒、 隤、 梼戭、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此当“以古人名为氏”。④又云: “姬姓,鲁桓公之子叔牙之后。叔牙与庆父同母。庆父弑闵公,叔牙有罪,饮酖而死。遂立公孙兹,为叔氏,亦曰叔孙氏,亦曰叔仲氏。” 此“以 (辈) 次为氏”,系出姬姓。⑤又云: “鲁文公之子叔肸之后亦为叔氏。” 《姓氏考略》 亦注: “鲁文公少子叔肸,宣公篡立,叔肸不义其所为,不食其禄,别其族为叔氏。”此亦以次为氏,系出姬姓。⑥又云:“晋叔向之后亦为叔氏。”叔向,羊舌肸之字。此当以字为氏,系出复姓 “羊舌”。

汉代有叔寿。元代有叔丹。

猜你喜欢

  • 读音:Dài《姓氏词典》引《明史》收载,明有玳瑁,未详其源。

  • 读音:wù【源】 ①相传为高阳氏不才之子梼杌之后(60,62)。②春秋时楚国梼杌之后(7,12,60)。梼杌,恶兽之名,故以为号,后以为氏(12,60)。【望】 楚郡(17,418)。【变】 俗作恶(

  • 騶馬

    读音:Zōumǎ【综】 《国语》:齐大夫驺马��。当以职为氏(11,1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 其注云: “《国语》有齐大夫驺马繻, 当以

  • 读音:Péi【源】 见《中华姓府》(62)。或因培植受惠以 为姓(62)。【布】 四川武胜(321)、江西广丰(328)、浙江萧山(209)、江苏武进(314)、河南林县(343)杞县、北京等地均有

  • 读音:Wǎn【综】 瑶族姓(118)。亦见《新编千家姓》(73,91)。广西龙胜三门乡同列屯有此姓(118)。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晋城、临汾,安徽之霍山,云南之通海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

  • 读音:Qǐ/Chii,Chi【源】 汉初有四隐士,为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亦称商山四皓。绮里,地名,绮里季之后,因所居为号,后有绮氏(9,12,17,21,60)。郑樵《通志·氏族略》按,

  • 梁可

    读音:liáng kě【源】 代北姓。见《元和姓纂》(6)。【人】 梁可浪,北魏代郡太守(6,12,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后魏上谷梁可头; 又,代郡太守梁可

  • 鋼直

    读音:Gāngzhí【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复姓(73,91)。罕见复姓,《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安平

    读音:ān píng【源】 战国时齐将军田单封安平君(故城在今河北安平),因氏(6,12,60)。【望】 安平(17,418)。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据《元和姓纂

  • 寧古塔

    读音:Nínggǔtǎ【源】 清满洲八旗姓。原系地名,后以地为氏(23)。凡八派,出宁古塔、绥分、讷殷、虎尔哈、和佟吉、倭济、萨鲁城新村、哈达等(23,63,180,260)。【变】汉姓为宁、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