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 豆
历史上鲜卑族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姓氏考略》据《西秦录》注云: “鲜卑有叱豆氏,叱豆浑即是。” 《中国姓氏大全》注: “后改姓叱。”又,或为叱豆氏所改。
历史上鲜卑族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姓氏考略》据《西秦录》注云: “鲜卑有叱豆氏,叱豆浑即是。” 《中国姓氏大全》注: “后改姓叱。”又,或为叱豆氏所改。
读音:Lílóu【综】 彭祖之弟子有离娄公,见《抱朴子》。亦作〔离(离)娄〕、〔瞝瞜〕(60,62,63)。历史上罕见复姓,又作 “离娄”、“瞝䁖”。 《姓氏考略》有载, 其注“离娄
读音:xī【源】 ①古有西国(或指西陵古国),见《国名纪》。以国为氏,见《姓考》(17,62)。或谓禹学于西王国之后,见《姓考》(17)。古西王母国,故城在今河北承德。《尔雅·释地》:孤竹、北户、西王
读音:jìn晋后有进氏。(见《路史》)
读音:tū【源】 ①相传祝融之后有八姓,其一曰秃,封于舟(故城在今河南新郑或密县),故为彭姓之别族,后为周所灭,因氏(6,7,9,12,60)。②鲜卑秃发氏所改(60,62)。③夷姓。元时有云南王秃坚
读音:Níchuòtè【综】 清驻防察哈尔镶蓝旗中有尼绰忒氏(260)。
读音:sān zhōu【源】 三州孝子之后(6,7,9,11)。或以地为氏(60)。广东南海县西南有三州山(62)。【变】 三州孝子之后亦单姓州(6,7)。【人】 三州昏,孝子,见《孝子传》(1,12
读音:Wèiwúér【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畏吾儿氏(57,61)。按:畏吾儿、畏吾而、畏吾兀、畏吾、委吾均系元、明两代对回鹘的异译。回鹘在唐朝以前称回纥,今译维吾尔。故当以族名为氏。【变】 亦作
读音:Lū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Hàlǔdǎi【综】 元时蒙古人姓(33)。
读音:Sānzhǒng【源】 代北姓,见《复姓录》(12,63)及《姓苑》(7,9)。《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