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鐸
【源】 见《姓苑》(17,60),司铎为官名,以官为氏(60,62)。【人】 司铎射,春秋时鲁大夫(11,17,60)。
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姓苑》。《姓氏考略》注云: “(司铎),古官名,以官为氏。周时有司铎射,为鲁大夫。”古代以木铎宣教政令,故主持教化者谓之 “司铎”,因以官命氏。
【源】 见《姓苑》(17,60),司铎为官名,以官为氏(60,62)。【人】 司铎射,春秋时鲁大夫(11,17,60)。
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姓苑》。《姓氏考略》注云: “(司铎),古官名,以官为氏。周时有司铎射,为鲁大夫。”古代以木铎宣教政令,故主持教化者谓之 “司铎”,因以官命氏。
读音:Bì【源】 见《姓苑》(15,63)。【变】一作敝(11,91)。【人】弊无存,春秋时人,见《左传》(12,15)。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左传》有弊无存。”当为弊姓
读音:jì宋儒有继贤,广安人。(见《姓氏考略》)
读音:Yīngyún《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读音:Yěkělínhélá【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也可林合剌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伊克埒哈喇〕(24)。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收载;
读音:Pí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浙江萧山(209)、宁夏中卫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湖北之红安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shī yǐn三公官也,以官为氏。(见《风俗通》)
读音:Lùnxī′nuò《姓氏词典》 引 《唐书》 收载,“唐有论悉诺·鲁,论悉诺·息。”未详其他。
读音:dà tíng【源】 ①古大庭氏之后,以号为氏,见《姓氏英贤传》(1,9,12,17)。②炎帝时诸侯,大庭,鲁地。鲁有大庭氏之库,见《左传》(60,63)。【变】 亦作〔朱颜〕,见《袁王纲鉴》(
读音:pǔ【源】 ①北魏献帝以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6,9,17,27,70)。②宋时西南苗酋归顺,赐姓普氏(17,24)。③明、清时云南彝族土司多普姓(242)。今彝族仍多此姓(128,130)。
读音:wǔ luó夏时有武罗国,其后氏焉。(见《世本》)武罗,夏时侯国之后。(见《万姓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