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
【源】 见《姓苑》(15,21,24)。【布】 江苏高淳(305)、武进(314)、湖北黄梅(361)、山东新泰(359)、成武(340)、浙江上虞(279)、山西汾阳(278)、台湾高雄(64,68,261)、北京、新疆沙湾等地均有此姓。 【人】 吏宗,汉王莽时人(15)。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湖北之武昌,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马关、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未详其源。
汉代有吏宗,王莽时人。
【源】 见《姓苑》(15,21,24)。【布】 江苏高淳(305)、武进(314)、湖北黄梅(361)、山东新泰(359)、成武(340)、浙江上虞(279)、山西汾阳(278)、台湾高雄(64,68,261)、北京、新疆沙湾等地均有此姓。 【人】 吏宗,汉王莽时人(15)。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湖北之武昌,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马关、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未详其源。
汉代有吏宗,王莽时人。
读音:Liú《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按:榴,即石榴,果树名,疑即以树名命氏,如桃、李之类。)
读音:Niǔhútè【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珲春、库雅拉等地(23,63,180,260)。【变】 一作〔钮胡特〕(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珲春、库雅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
读音:Bāng【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现行罕见姓氏。今福建之清流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 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Xùxiàng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Kùbù【综】 清正红旗满洲前锋温哲珲之妻为库布氏(260)。
读音:Dúhú罕见复姓。《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按: 疑为“独孤” 之误,盖 “孤”、“狐”形近而讹,参见“独孤” 条。)
读音:Kè/Keh【综】源出不详,江西吉水曾有此姓,见《江西通志稿》(433)。
读音:huǎn北魏缓稽氏改为缓氏。明湖广郧阳府保康县有缓氏。(见《万姓统谱》)
读音:jiā yè西域天竺姓。(见《唐书》)
读音:Wūgǔsūn【源】 金时女真人姓。出自辽时女真乌古部,以部为氏(21,60)。【望】 金源(71)。【变】 亦作〔吾古孙〕(71)。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乌古逊)(24)。【人】 乌古孙兀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