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堆
【综】 苗族姓。贵州凯里(旧炉山县)有此姓(116)。
【综】 苗族姓。贵州凯里(旧炉山县)有此姓(116)。
读音:Tánggǔtè清代蒙古族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云:清蒙古镶红旗人丰伸部(按: 部,《中国人名大辞典》作“布”)姓唐古忒氏,乾隆间攻台湾之林爽文有功,官至西安右翼副都统。(按
读音:Duōrén【综】 藏族姓。唐时松赞干布王朝对有功之臣封以领地及封号,其后因以为氏,有多仁氏(170)。
读音:Kèliè【源】 清满洲八旗姓。源出元时克烈部(23),世居尼雅满(23,63,180,260)。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俱收载。元代,为蒙古族姓氏。本部落
读音:Yīhuǒ【综】 彝族姓。阿黎、拉马等家支均有依伙姓。云南宁蒗有此姓(375)。
读音:Gōngqí【源】 春秋时齐国公族有公齐氏,见《路史》(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仲尼弟子公齐定。”鲁人,以字为氏。
读音:gāo líng【源】 ①源自嬴姓。秦昭王之弟封高陵君,其后因以为氏,见《风俗通》(1,9,12,15,17)。高陵,秦置县,故城在今陕西高陵西南里。②战国时齐地有高陵(在今山东境),汉时为侯国
读音:gōng rǎn【源】 春秋时鲁叔仲氏之家臣公冉务人之后(7,17,21,60)。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注引 《姓源韵谱》 云: “鲁公冉务人之后。”公冉
读音:jī【源】 为丌官氏所改。春秋时鲁有丌氏,见《孔宙碑》(60,62)。【望】 天水(17)。【布】 河南洛宁(294)、台湾台北、嘉义(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它】 一说作亓氏(17
读音:Méngxì《姓氏词典》引 《新唐书》收载,其注称: “唐有蒙细罗勿。”未详其他。
读音:Sānlǘ【源】 系自姓。楚臣屈原为三闾大夫,其后以官为氏(1,6,7,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芈姓。楚屈原为三闾大夫,因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