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Ān

【源】 ①古严国之后。唐尧时许由之友严僖乃其后也,见《姓考》(17)。②东汉时庄姓为避明帝之讳,改为严氏。魏晋之际,有复姓庄者,故有庄、严二氏(11,12,17,60)。③丁零人姓。后燕慕容盛时有丁零人严生,见《晋书》(242)。④土家(387)、满(344)、彝(130)、锡伯、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冯翊、华阴、天水(17,60,418)。【布】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1%。尤以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多此姓,3省严姓约占全国汉族严姓人口48%。【人】 严遂,周时人(21)。严光,东汉时馀姚人,本姓庄,为避明帝讳改,与光武同游学,后居富春山(61)。


现行傣族姓氏。今云南之孟连有分布。或写作“”,本非姓氏。乃兄弟排行长子之意。傣族男子在其未有子女之前,其名字构成为“排行+名”,故长子名称“严(岩) ×”,遂有人依汉族姓名构成习俗而称“” 严。

严(岩),一般音yán,亦为现行姓氏; 称ān可能为孟连傣家特殊读音,此姓系孟连县公安局提供。

猜你喜欢

  • 读音:Róng【综】源出不详。浙江上虞(279)、余姚(389)、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浙江之馀姚,四川之成都,山西之临汾、运城、灵石等地均有分布。《山

  • 读音:Tiào【源】 见《集韵》(86)、《中日姓氏汇编》(40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集韵》云: “粜”,姓也。晋有粜茷。一作“籴茷。”

  • 读音:Nì/Nih【综】 源出不详。浙江开化有此姓(310)。

  • 读音:mào【源】 见《姓苑》(9,239)。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集韵》云:“秏,又姓。出何氏 《姓苑》。呼到切。”未详其源。

  • 如盧

    读音:Rúlú【综】 《金薤琳瑯》所载孔宙碑,有如卢浮,北海剧人,见《海洋说部精华》(63)。

  • 读音:Qī戚姓主要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孙姓。春秋时卫武公后裔孙林父,受封于戚邑,其支庶子孙遂以封邑名命姓,形成戚氏。秦汉之际,戚姓落籍于鲁西南。东汉至魏晋,繁衍于江苏、山东间地东海郡的戚姓

  • 公舌

    读音:Gōngshé《姓氏词典》引 《姓解》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Fēng【源】 ①伏羲氏风姓。春秋时任、宿、须句、颛臾等国皆风姓之裔(7,11,12,15,17)。 ②女娲氏亦风姓(21,60)。 ③台湾土著赛夏族巴卢巴伊氏后改为风姓(65,174)。 ④傈

  • 拉基普

    读音:Lājīpǔ彝族姓氏。原意为“折枝之族”。相传其祖先结婚时,骑马至女家迎娶,被路边水冬瓜枝挂着,因以为婚兆,遂折冬瓜枝为该族之表征。后以为姓,或改为汉姓“张”。见 《中国人的姓名·彝

  • 良時

    读音:Liángshí【源】 系自嬴姓,见《潜夫论》(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