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Cíbù【源】 彝族姓(375)。
读音:tóng tí【源】 西羌人姓(7,17,60)。西羌以同蹄为姓者,正以其族久屯聚于铜鞮山一带之故,汉时上党郡铜鞮县(故城在今山西沁县南10里)即为其地(78)。同蹄出于铜鞮(60)。【变】 ①
读音:Mèi【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亦收,其据《姓考》注云: “以邑名为姓氏。妹,一作 ‘沬’
读音:Ăi【源】 ①见《姓苑》(21)。②鲜卑人姓。魏初有贺兰帅蔼头,见《魏书》(242)。【望】 南海(17,418),鲁国(7)。【变】 一作〔譪〕(62)。【布】 河北三河(285)、
读音:Túěrdūn【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墨尔根城(23,63,180,260)。【变】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图尔吞氏(256),〔图尔吞〕似即图尔敦之异译。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墨尔根城地方,
读音:Qíbùsūn【综】 清镶红旗满洲领催乌谟顺之妻为祁布孙氏(260)。
读音:Bìyējiāluó【综】 隋时高僧达摩笈多,南贤豆(即南印度)罗啰国人,刹帝利种姓,俗姓弊耶伽罗,后改名法密。文帝时入京城,令住兴善寺翻经。炀帝立,于上林园中置翻经馆(61)。《姓氏词典》 据
读音:yǎn【源】 系自嬴姓。秦后有掩氏(8,60,62)。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考略》亦收,其注引《路史》云:“秦后有掩氏。”疑乃奄氏分族,系出赢姓。
读音:Hǎsūtè【源】 哈苏特,元时蒙古部落名,以部为氏,见《元史·国语解》(24)。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本元代蒙古部族名,以部为氏,延续至清,为清代蒙八旗姓氏之一。
读音:Suǒluógǎěr【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察哈尔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