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tiān

【源】 相传黄帝之相天老之后(6,17,60)。亦见《姓苑》(15,21)。【望】 殷阳(17,418)。【布】 河南卫辉(287)、汤阴(292)、巩县(301)、浙江上虞(279)、余姚(389)、广东顺德(363)、四川中江(345)、安徽淮南(362)、台湾高雄(64,261)、河北乐亭(334)、香河、江西宁都等地均有此姓。【人】 天高,汉时长社令(15,21)。天文,唐时亲军指挥使(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北方尤多。今黑龙江之嫩江县,辽宁之清原,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大同、阳泉、长治,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 《姓氏考略》亦收,其注引 《姓考》 云: “黄帝臣天老之后。”

汤臣有天根; 汉代有天高,长社令; 唐代有天文,为亲军指挥使; 宋代有天万尊。

猜你喜欢

  • 哈魯烏

    读音:Hǎlǔwū元代“色目人” 姓氏。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哈鲁歹”。

  • 佟鄂囉

    读音:Tóngèluó【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扎库塔、巴颜乌喇、当务理等地(23,63,180,260)。【变】 清镶红旗满洲前锋莽阿善之妻为通务尔氏(260),〔通务尔〕似即佟鄂啰之异译。清

  • 訛留

    读音:Éliú【源】 西夏人姓(31,101)。或即讹六氏。【变】 ①一作讹罗(31)。②清《续通志·氏族略》作〔额鲁〕(24)。【人】 讹留元智,西夏时武功大夫(24,31)。

  • 哈兒魯

    读音:Há’érlǔ【综】 元时人姓。曲枢,哈儿鲁氏,元至大元年授太子詹事,四年迁集贤大学士(399)。

  • 雕烏

    读音:Diāowū【源】 彝族姓。属曲涅家支(375)。

  • 斯泥也

    读音:Sīníyě【综】 佤族姓。亦作〔塞泥也〕,世居云南西盟中课寨(160)。

  • 毋鹽

    读音:Wúyán【源】 战国时齐国无盐(一作毋盐)邑大夫之后(11,60,62)。无盐,春秋时宿国,战国时为齐邑,丑女钟离春为此邑人,故城在今山东东平县东20里。【人】 毋盐益,汉时人,见《容斋随笔》

  • 读音:jiǔ【源】 见《姓苑》(6,7,9,12,15)。【望】 广陵(17,418)。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 “去声”部。初见于《姓苑》,未详其源。

  • 淄丘

    读音:zī qiū【源】 淄丘,故城在今安徽宿县东北。其先必食采于淄丘,以邑为氏(7)。【变】 亦作菑丘(7,60)、〔淄邱〕(12)、〔甾丘〕(63)。【人】 淄丘许,春秋时齐勇士(7,21,60)

  • 铁伐

    读音:tiě fá赫连勃勃自北还幽朔,改幽姒氏,后改姓赫连氏,其非正统者,皆以铁伐为氏,曰:“庶朕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堪伐人。”(见《三十国春秋》)赫连勃勃以本宗之支庶,非正统者,并为铁伐氏。(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