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Shíbǎochán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哈剌、乌苏齐巴、汉台等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jiǎ【源】 ①相传为商王太甲(一作大甲)之后,见《风俗通》(1,6,7,9,60)。②炎帝之裔潞子之附属甲氏,后灭于晋荀林父,其子孙遂以国为氏(17,62)。潞,春秋时赤狄之国,故城在今山西潞
读音:Pǔ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杏山(23,63,180,260)。【变】 后改为蒲氏(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杏山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后或改为单姓
读音:Bāyǔtè《姓氏词典》 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氏。清同治时哈密办事大臣明春,姓此。”未详其他。
读音:tǔ mén代北姓,后改为门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Jiāgǔ【源】 金时女真人一部,在今吉林五常境内,以部为氏(56,426)。【变】 至金、元时改称夹古氏,至明时称夹温氏,而清时称觉罗氏(180)。【人】 加古挞懒,金时昭毅大将军,正隆四年九
读音:pān【源】 春秋时郑简公时大夫郑游眅之后,以名为氏(60,62,63)。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郑游眅之后,以名为氏。”一作“昄”,盖形近而讹,莫辨正误,姑兼收。
读音:Xūsuì【源】 舜之后裔封于遂(故城在今山东宁阳西北遂城),子爵之国,其国有四族,其一为须遂,因有须遂氏(6,11,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
读音:Tūqíshī【源】 唐时部落名,以部为氏,见《唐书》(60,62)。【变】 后改姓黄、黑等。历史上突厥族姓氏。乃西突厥十姓之一。《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 《唐书》 注云: “以部落为氏
读音:Chǐ【综】 源出不详,或以度名为氏(62)。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新编千家姓》(73,91)。台湾高雄有此姓(64,68,26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云南之泸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