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富察

富察

读音:Fùchá

【源】 ①清时满洲八旗姓。凡六十三派,出沙济、叶赫、额宜湖、扎库塔、蜚悠城、讷殷、额赫库伦、讷殷江、吉林乌拉、长白山、赛音纳殷、辉发、席百、卦尔察、岳克通鄂城、马察、绥分、嘉木湖、沙晋和罗、苏完、打牲乌喇、黑龙江、界凡、伊兰费尔塔哈、虎尔哈、哈达、噶哈里和罗舍林村、那丹雅哈、登伊尔哈、尼雅木山、多浑、雅哈、冲鄂济巴布、多尔吉、乌喇、阿库里、富察、抚顺、塔山堡、瓦尔喀、辽河、那木冈、塔达、沈阳、英额、伊拉里、黑山、哈思湖、松花江、凤凰城、巴济、扎克丹、舍里、哈什马和罗、囊武、吉阳、德里倭赫、完颜、齐宾哈达、白都讷、费达、木公村、塔克什城等地(23,63,180,260)。富察为部名,以部为氏(23)。②乌苏氏改姓富察(23)。③清驻防新疆伊犁锡伯部有富察氏。【变】 ①后改为富、傅、李、惠等氏(89,180)。②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傅查氏、傅察氏、敷察氏(256)、镶红旗满洲闲散龙保之妻为傅扎氏,(260),〔傅查〕、〔傅察〕、〔敷察〕、〔傅扎〕等似均为富察之异译。【布】 北京、新疆察布查尔、巩留等地均有此姓。【人】 富察文绶,清满洲镶白旗人,雍正中授中书,乾隆中累擢陕甘总督(61)。


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 之《氏族略》俱收载。其初,乃部落名,后以部为氏。金代为女真族姓氏,属女真黑姓,多为后族——金肃宗靖宣皇后、睿宗钦慈皇后、章宗钦怀皇后,皆富察氏。此为清人译名。金、元时或作 “蒲察”; 明人则译作“富车”。其后或另为李氏。至清,融为满族,散处沙济、叶赫、额宜湖、扎库塔、赛音、讷殷、额赫、库擒、讷殷江、辉发、吉林、乌拉、长白山等地方; 又,或为乌苏氏所改。“乌鲁理,本姓乌苏氏,(清)世宗宪皇帝命继其舅武英殿大学士一等公富宁安为嗣,因改姓富察氏。” (见 《清通志·氏族略》) 后或改为单字姓富、付、李。又为锡伯族姓。本为部名,或以部为姓,后改单姓 “”,盖取富察氏首音谐 “” 而得。

清乾隆时广西巡抚讬庸,姓此氏。

猜你喜欢

  • 厩尹

    读音:jiù yǐn楚大夫弃疾之后。(见《姓考》)楚大夫厩尹然之后。(见《元和姓纂》)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芈姓。《姓纂》云:楚大夫厩尹然之后。”以官为氏。(

  • 读音:Nán【源】 ①匈奴人姓。汉有义卢侯难氏(氏音支),匈奴人,见《史记·匈奴传》(17)。②汉灵帝时东胡乌桓大人难楼,见《汉书·乌桓传》(60,62)。③百济人姓,见《姓苑》(7,9,11,12)

  • 读音:Zhuī【源】①殷武丁封季父于河北曼(故城在今河南邓县境),曰蔓侯,后灭于楚,其后有邓氏、登氏、邓侯氏、养氏、聃氏、骓氏(8,14,21,60)。古有骓国,在楚,《左传》庄公六年,邓侯所谓骓甥是

  • 拉松

    读音:Lāsōng门巴族历史上之姓。《中国人的姓名·门巴族》 收载。未详其他。

  • 博卓克

    读音:Bózhuōkè【综】 清正黄旗蒙古空衔蓝翎海明之妻为博卓克氏(260)。

  • 夫蓼

    读音:Fúliǎo【源】 《汉书》有夫蓼太子。颜师古注:夫蓼,太子之母家姓也(17,62)。《姓氏词典》引 《姓觿》收载,未详其源。

  • 野力

    读音:Yělì《姓氏词典》引 《宋史》收载,未详其源。(按:疑此亦“野利”之别译,出自羌族之党项人。)

  • 读音:Hún/Hwen,Hwun【综】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读音:kū【源】 突厥酋长与契丹酋长皆有窟氏,见《隋书》、《唐书》(60,62,63)。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隋书》、《唐书》云:“突厥酋长、契丹酋长皆有窟氏。”又《中国姓氏大

  • 丁佳

    读音:Dīngjiā【综】 清镶白旗满洲闲散保林泰之妻为丁佳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