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
【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安徽淮南(362)、上海、辽宁沈阳(91)等地均有此姓。【人】屡绚齐,民国33年任前陆军暂编12师政治指导员(62)。
现行罕见姓氏。今上海、辽宁之沈阳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安徽淮南(362)、上海、辽宁沈阳(91)等地均有此姓。【人】屡绚齐,民国33年任前陆军暂编12师政治指导员(62)。
现行罕见姓氏。今上海、辽宁之沈阳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Gélú【源】彝族姓(208)。
读音:Zhèng郑姓的来历, 主要说法是源自姬姓。周宣王封小弟姬友于郑, 史称郑桓公。公元前769年郑国东迁新郑, 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 郑人出奔, 以原国名为氏。另外少数民族中也有以郑为姓的,
读音:Dàzhāng【源】 胡部有大张㔨督,见《晋书》(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引 《姓觿》亦收,其注称: “ 《晋书
读音:Xìnjiē【综】 瑶族姓。世居云南麻栗坡南温河之蓝靛瑶有姓信皆者,汉姓为李(117)。
读音:Liù【源】 ①系自芈姓。相传帝颛顼之孙吴回任尧时祝融,其子终,封于陆乡(故城在今山东平原南),故称陆终,其后以邑为氏(9,11,17,89)。②系自妫姓。春秋时田敬仲裔孙齐宣王少子通,封于平原
读音:Zhébǎi《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清康熙时江南巡抚玛祜,姓此氏。” (按: 疑此即 《清通志·氏族略》 所收之“哲伯” 氏,如此则当音
读音:Fāngléi【源】 古有方累国,为黄帝妃方累所在国,以国为氏,见《姓考》(17,62)。【变】 一作方雷(17)。《姓氏词典》引 《姓考》收载。其注云: “又作 ‘方垒’ 氏。以国名为姓氏
读音:Wūláng【综】 裕固族姓。贺郎格家、罗儿家、曼台等部落均有乌郎姓。亦作〔啊尔郎〕。世居甘肃肃南。清末民初改为郎氏(198)。裕固族姓氏。亦作“阿郎”,本为户族名,以为氏。后或取 “乌郎”
读音:Kēlètèsī锡伯族姓氏。后或改为单姓“柯”,盖取科勒特斯之首音谐汉字“柯”而为单姓。见《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
读音:kē西秦有轲弹。(见《姓氏急就篇》)羌酋轲比能之后。(见《姓氏寻源》)▲〈明〉轲兴,直隶人,宣德中简州卫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