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chóng

【源】 ①唐虞之际,封鲧于崇(故城在今陕西户县东5里),谓之崇伯。舜殛鲧于羽山,以其国更封诸侯。至商末有崇侯虎,周文王灭之,子孙以国为氏(6,7,12,15,60)。一说,古崇国在旧同州府境(故治在今陕西大荔)(87)。②北魏时吐谷浑��鸠部有崇姓,见《魏书》(44,242)。【望】永兴(17,418)。【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崇颖,唐开元登科,吴郡人,见《苏州府志》(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甘肃之酒泉,安徽之贵池,江西之崇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云: “商时侯国也。其地在今永兴鄠县东 (按: 当即今陕西之户县),崇侯虎不道,周文王灭之,子孙以国为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亦云: 唐虞之际,封鲧于崇,谓之崇伯。舜殛鲧于羽山,以其国更封诸侯。商末崇侯虎,西伯 (按: 即周文王) 伐崇,降之 (按: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作“商末崇侯虎西伯代崇降之”,不通,显然有误。) 子孙以国为氏。

宋代有崇大年,青田令(一说“浦城知县”); 明代有崇刚,扬州卫都指挥,靖难被执,不屈而死; 清代有崇士锦,乾隆庚辰进士。

猜你喜欢

  • 读音:Yuè乐姓的来源有三个。一是源于姬姓。据《左传》记载,晋国有大夫乐王鲋,他是晋平公的宠臣,为姬姓人。其后人以他的名作为姓氏。二是源于官位。西周时期有乐正一职,负责礼乐,其后人遂以“乐”为

  • 洱顧

    读音:Ěrgù【综】 彝族姓。丁惹、狄丁等家支均有洱顾姓。属丁惹家支的亦称〔你生洱顾〕(375)。

  • 读音:Yín【源】 见《姓苑》(15,21,24)。【望】 雁门(17,418)。【布】 湖北武汉、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人】 吟约,唐时嘉州刺史(15,21,24)。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北之

  • 读音:Xuān【源】 见《姓苑》(7,9,63)。《姓氏词典》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 扎束相里

    读音:Zháshùxiānglǐ【综】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古良之妻为扎束相里氏(260)。

  • 读音:Kuǎi蒯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得被封于蒯,世称蒯得,其后世子孙遂以邑名为姓。二是以国名为姓,商代时有蒯国(今河南洛阳西),后人以国名为姓,称为蒯姓

  • 读音:Wēi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引 《晋书》亦载,“晋有萎莎胡。”未详其源。

  • 帖暖

    读音:Tiēnuǎn【源】 金时女真人姓(71)。【望】 彭城(71)。【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托诺〕(24)。

  • 屠住

    读音:tú zhù【源】 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公子屠食采于住乡,因氏,见《姓氏英贤传》(6,12,15,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芈姓。《英贤传》: 楚公子屠食采

  • 读音:Cì/Tsyh,Tsz【综】 荆有㐸飞,得宝剑于干越,见《洪武正韵》引《荀子》(86)。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㐸姓(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