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uǒ

左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官名为姓氏,左史,原为周代史官。周穆王时有左史戎父,春秋时楚灵王有左史倚相,后世遂以祖辈官名为姓氏。二是据说黄帝有小臣左彻,为左姓之始。

先秦时期,左姓繁衍于陕西、山东、山西、河北等地。西汉时期,左姓已定居于今安徽南部一带。东汉时期,左姓成为北方著姓之一,此外南方的四川、江苏等地已有左姓人定居。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左姓播迁于江东各地。明初,左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北、河南、东北三省等地。清初,左姓随湖广填四川的风潮入迁四川。如今,左姓尤以河北、山东、江苏、四川等地为多。

左姓历史人物有左雄,东汉学者、大臣。刚直敢言,对豪族“贪猾”者敢于揭发检举。他崇经术,修太学,使太学极盛一时。左思,西晋文学家,所作诗文借古抒情,多愤世不平之作。十年构思方写成《三都赋》,士人竞相传写,一时竟弄得洛阳纸贵。左宗棠,清朝大臣。洋务派和湘军首领。镇压太平军、西部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1876年击败俄、英支持的阿古柏侵略军,收复了乌鲁木齐、和田等地,遏制了俄英对新疆的侵略之举。因功升军机大臣(位同宰相),调两江总督。著作有《左文襄公全集》。

左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八十七位。


【源】 ①古有左国,以国为氏。相传黄帝臣左彻为其后也,见《姓考》(17)。 ②周穆王时左史戎夫之后(60),当以官为氏。 ③春秋时楚国左史倚相、左史老,均为左史官(60),亦以官为氏(7,21,60)。 ④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公族有左、右公子,因以为氏(6,9,12,17,21)。 ⑤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公族有左氏(17,21,60)。 ⑥系自姬姓。春秋时卫公族有左氏(17,21,60)。 ⑦明清云南永昌府腾越厅(今腾冲)、蒙化府(治所在今巍山)等土司均有左氏,彝族(253)。今云南巍山彝族多此姓(130)。 ⑧清满洲八旗姓哈斯虎氏,后改为左氏(180,181)。 ⑨裕固族绰罗斯氏,汉姓为左(198)。 ⑩犹太人留居中国境内(主要在河南开封)者之后裔中有左姓(179)。【望】 济阳(17,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86%。尤以河北、山东、江苏、四川四省多此姓,四省左姓约占全国汉族左姓人口59%。【人】 左伯,东汉时东莱人,能作纸,与毛弘齐名,汉时有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伯尤得其妙(6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泸水、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彝、傣、水、回、阿昌、土家、裕固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据 《吕览》注云: “黄帝小臣有左彻,为左姓之始。” ②郑樵注云: “姜姓。齐公族有左、右公子,因以为氏。” ③又注:“楚有左史倚相、左史老者,以为左史官,故亦为左氏。” 《姓氏考略》 亦称: “左史倚相之后。” 又云: “周穆王时有左史戎夫,亦左姓之所出。”此则以官为氏。④今裕固族之左氏,由绰罗斯氏所改。本户族名,以之为姓。后或取其首音谐以音近之汉姓“”而为单姓。

汉代有左雄,尚书令; 明代有左良玉,临清人,南宁侯。

猜你喜欢

  • 读音:Wěi历史上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引《集韵》收载。初见於《左传》。春秋时鲁有氏, 亦作“��” (见新版《辞海》)、 “”见

  • 郟敖

    读音:Jiáào【源】 春秋时楚大夫熊麋郏敖之后,见《姓源》(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 《姓氏词典》亦载,其注云: “以祖辈名号为姓氏。源于芈姓。《姓源》: ‘楚

  • 春雷

    读音:Chūnléi【综】 景颇族姓。属载佤支系,汉姓为雷(166,168)。

  • 比色

    读音:Bǐsè【源】 彝族姓。属勿雷家支(375)。

  • 读音:Wèng【源】见《正字通》(86)、《万姓统谱》(15)。 【变】今亦俗作〔瓮〕。 【布】河北隆化(344)、山西汾阳(278)、河南镇平(62)、息县(302)、台湾台北、台中(68,261)

  • 吞彌

    读音:Tùnmí【综】 藏族姓。唐时蕃吐松赞干布王朝对有功之臣封以领地和封号,世袭,其子孙以领地或封号为氏,有吞弥氏(170)。

  • 读音:Gōng宫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世代相袭的职业为姓氏。周官有掌管宫门者,后世即以官职名称为姓氏。二是源自春秋时虞国大夫宫之奇。三是源于南宫氏。春秋时期,鲁国有孟僖子的儿子名韬,被

  • 鄂密特

    读音:Èmì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凡二派,出锡喇塔拉、上都河等地(23,63,260)。【变】 清正蓝旗蒙古亲军阿尔绷阿之妻为鄂米特氏(260),〔鄂米特〕似即鄂密特之异译。清代蒙古族姓

  • 读音:shù【源】见《姓苑》(15,21,62)。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 收载;《姓氏词典》引 《姓谱》亦收,未详其源。

  • 鴻夷

    读音:Hóngyí【源】系自子姓。宋微子之后有鸿夷氏(5,17,60)。【变】《路史》作鸠夷(8,60),误(26)。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 《潜夫论》: ‘宋微子之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