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Wù/Wuh【综】 源出不详。台湾彰化、南投等地均有此姓(64,68,261)。
读音:Huìyǎ【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卫公族之后(8,17,62)。卫灵公之子虺,生灶,字子雅,为会庌氏(7,12,60)。必子雅父子食采于会庌,以邑为氏(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
读音:Wúzhāng/Wuchang【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Zǐxiàn【源】 ①系自妫姓,春秋时陈桓公之孙子献之后,见《世本》(4,6,12,17,60)。②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大夫子献之后,见《风俗通》(6,12,60)。【人】 子献辽,春秋时楚文王大
读音:Kuāé【源】 古夸娥之后(17,62)。《列子》中有神力者夸娥氏(11)。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引《姓觿》亦收,其注云: “以祖辈名号为姓
读音:Bì【源】①见《姓觿》(17)。②苗族姓。 【望】齐郡(17,418)。 【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人】薜国瑞,元时信州路推官(17)。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黄骅、山东之昌乐、安徽之
读音:jué【源】 ①古有厥侯(厥国故城在今河南项城),其后以国为氏,见《姓考》(17,62)。②汉文帝赐衡山王宫人为厥氏(7,11,12,17)。【望】 京兆(17,62,418)。【布】 上海(9
读音:Níchuòtè【综】 清驻防察哈尔镶蓝旗中有尼绰忒氏(260)。
读音:Tǔlú【源】 南北朝时高车部12姓,其第2姓为吐卢氏(11,17,27)。北魏关中碑文载有吐卢氏(78)。疑吐卢即叱卢。《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姓觿》 收注云: “高车姓,以部族为姓氏
读音:Bū《姓氏词典》 引 《宋史》 收载: 其注称: “宋有逋波”, 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