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剌温
历史上女真族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有载。其注“扈伦” 曰: “亦作 ‘呼伦’ 或 ‘忽刺温’。明代黑龙江女真族姓氏。原有乌拉和哈达两部,后迁居松花江中游,续有辉发、叶赫两部加入,仍称扈伦。明朝人称为 ‘海西四部’。” 本为部名,以部为姓。参见“呼伦”、“扈伦”条。
历史上女真族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有载。其注“扈伦” 曰: “亦作 ‘呼伦’ 或 ‘忽刺温’。明代黑龙江女真族姓氏。原有乌拉和哈达两部,后迁居松花江中游,续有辉发、叶赫两部加入,仍称扈伦。明朝人称为 ‘海西四部’。” 本为部名,以部为姓。参见“呼伦”、“扈伦”条。
读音:Mǎngnúkè【综】清镶白旗满洲护军窝赫之妻为莽奴克氏(260)。
读音:ā hè代北人姓,后改为阿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Dépǔ彝族姓氏,本氏族名,或以代姓。德普,即“地氏族”,后或改单姓“李”。见 《中国人的姓名·彝族》。
读音:Lǐng【源】 清时四川建昌道建昌镇辖有岭氏,邛部宣抚司,康熙时附归(72)。【变】 一作领(91)。【布】 湖北武汉、北京(91)、台湾台北、台东、宜兰、桃园(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Biān边姓的来源主要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子姓。春秋宋平公子城的后代,字子边,其后世子孙便以为姓氏。边姓源起于春秋宋国都城河南商丘,汉朝时有迁至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生活者,至元代末期
读音:Zāng臧姓的来源有两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姬姓。春秋时鲁孝公之子,食采于臧(故城在今山东栖霞东北),是为臧僖伯,子孙以祖父名为姓氏。二是源于职位。臧是古代对奴婢的贱称,这些人的
读音:Ténɡdònɡ【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孟连公信区公良村(161)。
读音:bá liè lán拔列兰氏后改为梁氏。(见《魏书·官氏志》)拔列兰氏,改为梁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三字姓》)
读音:Chéng【源】 见《万姓统谱》(15)。【布】 浙江义乌(277)、广西马山(346)、河南洛宁(294)、淮阳(299)、巩县(301)、安徽淮南(362)、山东新泰(359)、滨县、河北卢
读音:Kān【源】 见《中华姓府》(63)、《新编千家姓》(73,91)。【布】 北京大兴有此姓(62)。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称: “(勘),现代罕见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