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龍
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清初,蒙八旗之镶黄旗人阿什岱,即姓排龙氏。世居克什克腾地方。又作“揆龙”。
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清初,蒙八旗之镶黄旗人阿什岱,即姓排龙氏。世居克什克腾地方。又作“揆龙”。
读音:Wéigūi【源】 ①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大夫斗围龟之后(6,7,12,15)。 ②系自子姓。春秋时宋文公子灵围龟之后(5,60)。
读音:Púsàbō【综】 土族祖先吐谷浑人之姓常带“钵”音,如菩萨钵、诺曷体等(196)。
读音:jīng chéng【源】 春秋时郑国京城太叔之后有京城氏(7,1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元和姓纂》 云: “郑京城太叔之后为京城氏。”京,春秋初郑
读音:Tù/Twu【源】汤之支裔有䣝氏(19,21)。䣝,古邑,即左冯翊䣝阳亭(故城在今陕西合阳),当以邑为氏。
读音:qìng庆氏,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为氏,今无亏之子庆父,其后为庆氏,此又以父字为氏,而不以王父字为氏也。(见《万姓统谱》)齐公子无亏生庆克,其后为庆氏。(见《通志·氏
读音:dú gū后魏代北有三十六部,有伏留屯,为部大人,居于云中。和平中,以贵人子弟镇武川,因家焉。伏留屯之后有俟尼生库者,后嗣司空生信。又高护自高丽归,赐姓独孤氏。(见《元和姓纂》)其先本姓刘,出自
读音:Jiēyē【源】 见《三辅决录》(17,62,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引 《姓觿》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亦收,其注云: “历史上的罕见复姓。现代无此
读音:Zhīshǐ《姓氏词典》引《梁书》收载,“南朝梁有支史稽毅。”未详其他。
读音:Hèshūlī【源】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哈达、松花江、呼兰等地(23,63,180,260)。【变】①后改为何氏(180)。②一作〔赫舒理〕(260)。【人】赫舒哩登库,清镶黄旗人,世居哈达
读音:Yǐng【源】颍,春秋时郑地(故城在今河南登封西南),颍水所出,郑大夫考叔为颍谷封人,因氏(7,9,11,12,60)。 【变】亦作颖(60)、〔頴〕(19,21,62)。 【望】陈留(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