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gōng zhī【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季悼子之子名鞅,字公之,鞅之子懿伯柎遂以王父字为氏(6,7,17,60)。【人】 公之鱼,春秋时鲁国大夫(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
读音:Fǒuyǔ【源】 系自姬姓,分自毕氏,见《潜夫论》(63)。春秋时魏侯之裔中有不雨氏,见《路史》(17)。《姓氏词典》 据 《路史》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源于魏姓,系魏侯之裔。”未详其
读音:gōng zǐ【源】 春秋时各诸侯国之公子之后,有以公子为氏者(12,21,60)。【变】 春秋时鲁顷公之裔汉公子宽后改公孙氏、复改姬氏(17)。【人】 公子宽,鲁顷公之裔,汉时封褒鲁侯(17)
读音:Dǔxīn《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其注云: “极罕见复姓。”未详其源。(按: 疑此乃 “覩斯” 之误,盖斯、新形近似而讹。)
读音:Féngsūn【源】 春秋时秦穆公使大夫逢孙戍郑,逢孙密谋取郑,郑觉而逐之,逢孙奔宋,子孙以王父字为氏(6,7,12,17,60)。【人】 逢孙依,汉陇西都尉(6,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
读音:Dǔ【源】 见《姓苑》(15,21,62)。【变】①后改为和速嘉氏(21,60,62)。②又作睹(91)。【人】覩令狐,金时人,宣宗贞祐赐为和速嘉氏(15,21,60)。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读音:Yuán元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地名为姓氏。魏武侯公子元之邑,其后为元氏。二是改姓。后魏本姓拓跋,至孝文帝更为元氏。北宋时赵匡胤父名玄朗,下令天下玄姓改元姓。三是出自殷商元铣之后
读音:Niè《姓氏词典》引《姓谱》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Chìdòu历史上鲜卑族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姓氏考略》据《西秦录》注云: “鲜卑有叱豆氏,叱豆浑即是。” 《中国姓氏大全》注: “后改姓叱。”又,或为叱豆氏所改。
读音:Jiùdān【源】 相传成汤时司空有咎单氏(15,21,63)。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有载,其注咎氏云: “……成汤司空又有咎单氏。”《姓氏词典》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