擧
【音】 又音拱(Gǒng)(9)。【源】 即举氏。春秋时楚大夫椒擧之后,以名为氏(9,63)。【布】 台湾屏东有此姓(64,68,261)。
《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据 《姓解》 云:“系举姓分族。”擧、舉乃一组异体字,或用以分族,今统简作“举”,遂无源流之分。
【音】 又音拱(Gǒng)(9)。【源】 即举氏。春秋时楚大夫椒擧之后,以名为氏(9,63)。【布】 台湾屏东有此姓(64,68,261)。
《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据 《姓解》 云:“系举姓分族。”擧、舉乃一组异体字,或用以分族,今统简作“举”,遂无源流之分。
读音:Wúmùkè【综】 清正蓝旗满洲笔帖式汤苏之妻为吴木克氏(260)
读音:luò【源】 ①系自任姓。炎帝参卢之后有落氏(6,60,62)。②落姑氏之后有落氏,见《风俗通》(1)。③春秋时赤狄皋落氏之后改为落氏(6,7,12,17,60)。④汉、晋时鲜卑人姓,檀石槐之西
读音:Xiéméng历史上关西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为羌人姓,不详其所出。或作“㒞蒙”、 “携蒙”。《中国姓氏大全》音xīméng。
读音:Kē【源】 见《姓苑》(15,21,24)。羌人之姓,汉时羌酋柯比能之后,见《姓氏寻源》(60,62)。【望】 平昌(17,418)。【布】 江西丰城(357)、辽宁阜新等地均有此姓。【人】 轲
读音:Qiángliáng【源】 春秋时卫将军文子之孙文会,文会之子彊梁,之后因氏(4,12,15,60)。【变】 亦作强梁。【人】 彊梁皋,春秋时秦左庶子,长水校尉(21)。
读音:yǒu shēn【源】 汤先娶有莘氏女为妃,见《史记·帝王世纪》(60,62)。古莘国亦称有莘,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北。【变】 亦作〔有侁〕(17)、〔有辛〕(17)、〔有㜪〕(17,
读音:Qǐlìxì《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亦收,其据《唐书》注云: “中天竺国,其王姓乞利咥氏,或云姓利咥氏。(按: 咥,或音dié。)
读音:Xīhé《姓氏词典》收载。其据《辽史》注云: “辽姓,辽有奚和·朔奴。”未道其详。
读音:Dū都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春秋初年,郑国有一个公族大夫公子阏,字子都。性格勇猛,力量很大,所以很得郑庄公的欣赏。他死以后,他的子孙就以他的字为姓,称为都姓。二是出自公都姓,以封邑
读音:Wǔ武姓来源比较复杂,主要有五个。一是以谥号为姓氏,出自春秋时宋武公之后。春秋时宋戴公之子司空,死后谥号为“武”,史称宋武公,其子孙便以其祖辈之谥号为姓氏,亦称武氏。是为河南武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