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
【源】 见《姓源》(7,9,11,17)。新和系地名,以地为氏,见《姓氏源流》(60,62)。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姓氏源流考》 注云: “以地为氏。”未道其详。
【源】 见《姓源》(7,9,11,17)。新和系地名,以地为氏,见《姓氏源流》(60,62)。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姓氏源流考》 注云: “以地为氏。”未道其详。
读音:Gōng公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春秋时鲁昭公的两个儿子衍和为,世称公衍、公为。其后代子孙便以祖上爵位为姓。公姓发源于山东,后以山东、浙江为主要聚居地。公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时期的公子闾,被昭王指定
读音:máo chéng【源】 春秋时邾子之支庶有茅成氏,见《姓考》(17)。【变】茅成子即茅夷鸿(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路史》 云: “小邾子后有茅成氏。”
读音:Mǐsā【源】 彝族姓(375)。
读音:Héng【源】 白狄之姓,见《潜夫论》(5,63)。疑系姬姓之讹。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潜夫论·志氏姓》收载。其注云:“姮姓,白狄。”(按:或谓此之“姮”乃 “姬” 字之讹。)
读音:Gǔtí【综】 吐蕃一部落,以部为姓。一作〔乌骨提〕(212)。
读音:Méi【源】 见《姓觿》(17,62)。古时求子的祭礼称之为禖,当以此得姓(91)。【望】京兆(17,418)。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五方元音》 收载;《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
读音:Zǐdōng【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A-zhōng【综】 彝族姓。属冷伍家支,云南宁蒗有此姓(375)。
读音:Chōngsà【综】 裕固族姓。属罗儿家部落,世居甘肃肃南康乐区,清末民初改用汉姓孔(198)。裕固族姓氏。或称 “孔萨”,本为地名,以地名族,以族命氏。后或改单姓“孔”,盖取“孔萨”之
读音:hú sī【源】 ①其先居广牧(在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杭锦旗朔方城西),世袭莫弗大人,号斛斯部,因以为氏(6,11,12,17,27)。②代北斛粟氏所改,见《孔至复姓录》(7,24,60)。③斛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