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ì

【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大夫荀林父之弟荀首,食邑于知,为知庄子,知亦作智,因氏(7,12,16,17,60)。 ②汉时西域国有智氏,见《穆天子传》(60,62)。 ③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344)。【望】 天水、陈留、河东(17,60,418)。【布】 台湾(64,68,261)、北京、山西太原、内蒙古包头、江苏南京、河南郑州、获嘉、偃师等地均有此姓。【人】 智嗣,汉时零陵太守(6,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获鹿、尚义、阜平,山东之昌乐、平邑,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汉族、鲜族、藏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乃“”之今字,故郑樵注云:“姬姓,即荀氏,荀首别食智邑,又为智氏。至荀瑶,为赵、魏所灭,故智氏亦谓荀氏。望出河东、天水、陈留。”此“”,古作“” (亦音zhì)。② 《姓氏考略》则称: “ 《穆天子传》有智氏,则西域姓。”

汉代有智嗣; 宋代有智浃、智诚; 元代有智受益,两浙运使; 明代有智审,洪武进士; 又有智聪,通州知州。

猜你喜欢

  • 读音:Jī【源】①《周礼》春官之属有鸡人之官,掌供鸡牲,办其物,大祭祀夜呼旦以警起百官,或其后以为氏(60,62)。②西夏时吐蕃族姓(101)。【变】亦作〔鷄(鸡)〕(21)。【布】广西钦州(364)

  • 哈斯呼哩

    读音:Hǎsīhūlī【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伯都讷(伯一作白)(23,63,180,260)。②锡伯族中有哈斯胡里氏(201,433)。〔哈斯胡里〕似即哈斯呼哩之异译。【变】 ①亦作〔哈思呼理〕

  • 尼古爾

    读音:Nígǔěr【源】 尼古尔为元时部落名,以部为姓(24)。【人】 图烈图,尼古尔氏,元人(24,63)。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本部落名,以部为氏。元代有图烈图者,即姓此

  • 季瓜

    读音:jì guā周八士季騧之后,騧或作瓜。(见《世本》)季瓜忠,汉人。(见《万姓统谱》)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世本》 云: “周八士季䯄之后。 ‘Á

  • 阿卓

    读音:A-zhuó【综】 彝族姓(208)。古候旺尼、阿鲁等家支均有此姓。属阿鲁家支的亦称〔海惹阿卓〕。四川雷波、云南昭通等地均有此姓(375)。

  • 读音:Nì《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

  • 答剌麻

    读音:Dálàmá《姓氏词典》据《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元有答刺麻·八剌、答剌麻·硕里。”(按: 答,《姓氏词典》原音dā。)

  • 读音:Xī/Shi, Syi, Hsi【源】 庄鼎彝《两汉不列传人名韵》载:“醯椟王,当户居次子,见匈奴传下”(63)。【变】 《中日姓氏汇编》作〔䤈〕(401)。

  • 上成

    读音:shàng chéng【源】 春秋时楚有上成氏,见《路史》(60)。【人】 上成公,东汉时密县人,传说得仙,白日升天(6,17,21)。一作“卜成公”(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 吐斤

    读音:Tǔjīn【综】 魏晋时胡人姓。北魏时柔玄镇兵吐斤洛周,率其党与复寇幽冀,怀朔镇将葛荣攻杀吐斤洛周,尽有其众,见《梁书·侯景传》(42,70)。孝昌元年秋八月柔玄镇人杜洛周率众反于上谷,见《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