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ǒu

有姓源自上古有巢氏,有巢氏的后代有有姓以及巢姓。

有姓为罕见姓氏,望族居于东海郡(今山东郯城一带)。

有姓历史人物有有若,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他曾与鲁哀公讨论政事,提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的著名论点,又强调“礼之用,和为贵”,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悌者不会犯上作乱。他的相貌酷似孔子,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因想念孔子,一度推他为师。

有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八十一位。


【源】 ①古有有国,归姓子爵,后因氏,见《潜夫论》(17)。②相传古帝有巢氏之后,见《路史》(1,6,9,12)。【变】 明洪武年中赐有日兴姓宥(60,62)。【望】 东鲁(17,60,418),南国(261)。【布】 上海嘉定(351)、安徽淮南(362)、江西广丰(328)、北京、黑龙江等地均有此姓。【人】 有若,春秋时鲁人,孔子弟子(17,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获鹿及蔚县、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有。汉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引 《风俗通》 云: “有巢氏之后。” 以名为氏。

春秋时鲁有有若,孔子门人; 汉代有有光; 明代洪武间有有日兴,后上加门赐姓“”; 又有有终庆,陕西苑马寺监。

猜你喜欢

  • 读音:Lù【源】 系自妫姓。田齐之后,见《路史》(17,62,63)。《姓氏词典》收载,其注据《路史》云: “源於妫姓,系田齐之后。战国时田和取代姜氏君权,自立为齐侯。”

  • 陵尹

    读音:líng yǐn【源】 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大夫陵尹喜、陵尹招之后,以官为氏(6,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楚大夫陵尹喜、陵尹招之后。” 此以官为

  • 託闊羅

    读音:Tuōkuòluó《姓氏词典》 引王述民 《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疑即 《中国人名大辞典》所载“托阔罗” 氏,即满族姓氏。

  • 俞豆

    读音:Yúdòu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芈姓。楚公子食采於南阳俞豆亭,因氏焉。” 此以亭为氏。或按: 封土之制: 降国而为邑,降邑而为关内邑,降关内邑而为乡,

  • 读音:fū【源】 鄜,属冯翊,以地为氏(60,62,63)。鄜,故城在今陕西洛川东南。【布】 清时宛平(即今北京大兴)、今广东兴宁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

  • 朱拉特

    读音:Zhūlātè【综】 清镶蓝旗蒙古护军诺睦之妻为朱拉特氏(260)。

  • 读音:xù【源】 见《姓苑》(15,21,60)。【布】 浙江萧山(209)、江苏高淳(305)、广西钦州(364)、湖北蒲圻(372)、贵州赤水(442)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多此姓:

  • 读音:Kuǎi【音】 又音匮(Kui)(7)。【源】 见《古今姓氏书辨证》(7)。一说,与蒯同(60,62)。【望】 东鲁(17,418)。【布】 上海嘉定(351)、浙江余姚(389)、普陀(297

  • 步六根

    读音:Bùlùgēn《姓氏词典》据《古今姓氏书辨证》 收载。其注云: “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步氏。” (按:疑此即《郑通志·氏族略》所收“步鹿根”之别译,姑兼收。)

  • 读音:Mén【源】 ①《周礼》公卿之子,入王端门,教以六艺,谓之门子,其后为氏,见《编古命氏》(9,12,17,60)。 ②北魏时叱门氏、吐门氏、库门氏,后均改为门氏,见《魏书·官氏志》(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