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疾
【源】 系自芈姓。楚平王初名弃疾,即位后改名为熊居,子孙以名为氏(7,12,17,62)。【人】 弃疾休,楚悼王时右帅(7),或云为左宰卿(1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楚平王名弃疾,后人为氏。” 《姓氏考略》注引 《元和姓纂》亦云: “楚平王初名弃疾,即位改名熊居,子孙以为氏。”此当以名为姓,系出芈姓。
春秋时楚有弃疾休,悼王时右师。
【源】 系自芈姓。楚平王初名弃疾,即位后改名为熊居,子孙以名为氏(7,12,17,62)。【人】 弃疾休,楚悼王时右帅(7),或云为左宰卿(1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楚平王名弃疾,后人为氏。” 《姓氏考略》注引 《元和姓纂》亦云: “楚平王初名弃疾,即位改名熊居,子孙以为氏。”此当以名为姓,系出芈姓。
春秋时楚有弃疾休,悼王时右师。
读音:Fāng【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台湾(64,68,261)、北京、河北等地均有此姓。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引 《
读音:Qiáo【源】 ①系自姬姓。周召公奭之子盛,封于谯(故城在今安徽亳县)为谯侯,子孙因以为氏(60)。②春秋时曹大夫食采于谯,因氏(12,17,21)。③系自姜姓。许灵公之后(17)。【变】 或与
读音:Hēiyí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注引《姓觿》云:“《世本》宋襄公子黑夷须为大司马,后以黑夷为氏。《左传》黑夷皋,其后也。”此当系出子姓
读音:jīng sūn见《姓苑》。光武族父泗水王歙,字经孙,或其后以字为氏。(见《姓氏考略》)
读音:Xīn辛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封地名为姓,出自姒姓,夏王启封庶子于莘,建立莘国。后世子孙遂以地命姓,为莘姓。由于莘、辛音近,遂有辛姓。二是出自改姓,黄帝后代高辛氏后改姓辛。三是少
读音:Hào【音】 又音Háo(17)。【源】 西羌姓,见《汉书》(60,62)。亦见《姓苑》(15,21)。【望】 西平(17,418)。【布】 浙江上虞(279)、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
读音:Bālián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氏族》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巴琳”。
读音:Shū【源】 见《万姓统谱》(15)。【布】 大陆有此姓(233)。【人】 铢炫,明时德兴人,弘治中举人(15,21)。罕见姓氏。《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收载并注此音。《康熙字典》亦收,其引
读音:opǔtèkèjīrì【综】 鄂温克族姓。世居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陈巴尔虎旗的莫尔格河流域(192)。
读音:Yōuxìngshū【源】 春秋时三字姓(22)。《姓氏词典》 引 《希姓录》 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