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cì

【源】 ①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次氏,见《路史》(17,60)。②匈奴人姓。汉武帝元鼎四年,次公来降,封僚侯。五年,坐酎金免,见《汉书》(21,242)。【变】 一作佽,亦作兹(21,26,60)。【望】 楚郡(17,418)。【布】 内蒙古乌审旗(369)、江苏启东(311)、上海嘉定(351)、安徽淮南(362)、广西钦州(364)、四川富顺(395)、陕西(92)、台湾花莲(68,261)、山西、河北石家庄、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次非,春秋时荆国勇士,亦作佽非,或兹非(21,26)。次益,明时河北获鹿人,宣德中任河南浙川知县(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获鹿,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朔州、榆次,青海之天峻,湖南之益阳等地有分布。汉族、藏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郑樵将其归“以次为氏”之列。古代楚有次非,《吕氏春秋》载: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干遂。还反涉江,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 ‘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 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荆王闻之,仕之执圭。” 《姓氏考略》 注云: “《路史》: ‘楚公族有次氏。’ 一作 ‘佽’,又作 ‘兹’。”

汉代有次公; 唐代有次应神; 明代有次益,淅川知县; 又有次摅,广东都司。

猜你喜欢

  • 涂克東

    读音:Túkèdōng鄂温克族姓氏。今黑龙江之索伦地方有分布。原意指 “居住在秃山下的 (鄂温克人)”,后或改为单姓涂,盖取“涂克东”之首音,谐以汉字涂而得。见 《中国人的姓名·鄂温克族》

  • 读音:fǎng【源】 见《姓苑》(15,21,62)。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

  • 罕井

    读音:Hǎnjǐng历史上罕见复姓,为关西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源。“关西”,古指函谷关以西之地,即今陕、甘两省之大部地区。或云乃羌族姓氏。一作“罕幵”,姑兼收。

  • 读音:tiān【源】 相传黄帝之相天老之后(6,17,60)。亦见《姓苑》(15,21)。【望】 殷阳(17,418)。【布】 河南卫辉(287)、汤阴(292)、巩县(301)、浙江上虞(279)、

  • 吐万

    读音:tǔ wàn鲜卑姓有吐万氏。(见《隋书》)吐万氏,代人,世为部落酋帅也。(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隋>吐万绪,代郡鲜卑酋长。

  • 他塔拉

    读音:Tātǎlā《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满族姓,清道光时杭州将军特衣顺,姓此姓。” (按: 《姓氏词典》收有“他他拉”、“他塔拉”、“他塔剌”,疑此三氏乃一姓之

  • 渴俟

    读音:kě sì代北姓,后改为纸氏。(见《魏书·官氏志》)一作渴侯氏。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词典》 引 《姓觿》收载; 《中文大字典》 引 《郑通志·氏族略》亦收,其注云: “渴俟氏改为纸

  • 泠倫

    读音:Línglún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黄帝乐官二名,分为四氏,所以别族。”此“以名为氏”。或作伶伦、伶纶、泠沦。

  • 扎思瑚哩

    读音:Zhāsīhúlī【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凡四派,出卦勒察和伦(一作瓜尔察和伦)、吉林乌拉、喇发村、伯都纳(一作白都纳)等地(23,63,180,260)。②清驻防新疆伊犁地区锡伯部有此姓(20

  • 屋吕引

    读音:Wūlǚyǐn《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注云:“北魏时代北姓。”未详其他。